周文潔 安徽師范大學信息管理中心 王云 安徽師范大學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
隨著信息技術深入高校,智慧校園的概念開始普及。網上辦事大廳作為智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也逐漸受到各高校的重視。目前,安徽師范大學網上辦事大廳系統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研發工作,故而在此探索了一些高校應用案例的調研與思考,也為下一階段的建設與實踐進行啟發。
復旦大學從2014年開始實現全校數據共享,并進行了流程梳理。2015年9月,復旦大學網上辦事大廳eHall正式開啟,全校共有80多個服務正式發布上線。服務根據用戶身份主要分為學生、教師和游客辦事三大類,不同身份的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切換到自己需要的業務頁面。在服務中心,用戶還可以根據關鍵詞或字母排序搜索服務。在不清楚關鍵詞的情況下,也可以自行定制服務場景、角色、類別和方式來進一步篩選自己需要的服務。并且eHall在學校師生登陸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后還可以進行事務的評分與收藏。
蘇州大學師生網上事務中心可根據用戶身份分別訪問教師辦事與學生辦事主頁,還可以根據二級單位篩選查詢所需事務。該網上事務中心分別詳細給出了辦理各業務的時間、地點、聯系人、聯系電話、相關職能部門與流程介紹。與復旦大學eHall類似,在學校師生登陸后可以進行事物的收藏,便于下次免去查找的過程。其特色在于除了事務辦理,還整合了新聞動態等內容管理系統發布的數據,方便學校師生了解最新相關動態與政策。
2015 年學校建設了基礎數據平臺與統一認證平臺,實現了人、財、物等九大業務部門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為解決系統信息孤島問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6年學校進一步并完善相關業務并實現新系統的登陸驗證對接。2017年梳理行政職能部門線下辦事業務百余項,為網上辦事大廳事務發布做了線下準備工作。
盡管目前部分業務系統支持線上申報環節(例如財務報銷系統、出國境申報管理系統等)但是其中仍然包含多個業務環節需要走線下流程。此外據統計,行政部門線下辦事業務至少有134項,這些業務被分散在各個單位二級網站上以通知公告的形式發布,沒有一個集中展示的平臺,并且大部分流程缺乏更新和維護,容易誤導辦事師生。更有一些流程在新老系統更替的過程中存在附件丟失或者流程圖不完善等問題。
安徽師范大學網上辦事大廳平臺建設的主要內容將圍繞三類角色進行規劃:全校師生、系統管理員和決策者。對于全校師生來說,平臺主要以前臺系統呈現,方便查詢業務內容;對于系統管理員來說,平臺主要按照二級學院、單位進行管理員分類,每個單位配一個系統管理員進行后臺管理,包括業務維護、新聞維護等功能;對決策者來說,這不僅是一個業務發布與展示的平臺,還是一個可以依據數據進行用戶行為特征分析的架構,例如了解最熱門的業務、用戶滿意度最高的服務都分別是哪些。
安徽師范大學網上辦事大廳平臺建設的包括前臺系統與后臺管理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前臺系統的主要功能有熱門事務、最新事務、新聞動態以及事務查詢。后臺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有事務管理(包括事務的添刪改查以及自定義圖標的選擇)、新聞管理(各部門管理自己新聞的添刪改查)、數據分析(主要面向決策層)、個人中心(包括密碼修改、退出登錄)等。
安徽師范大學網上辦事大廳平臺的特色主要有三點。首先,使用Bootstrap技術實現設備自適應效果。自由適應PC端、平板與手機屏幕效果的頁面將會節約成本,同時為用戶提供視覺上的便利效果;其次,采用MVC模式+API剝離前后端業務系統粘黏性。這樣既方便前端視圖層制作,也方便后端的修改維護效率;最后,根據不同的用戶分類實現頁面分離,使用戶更為關注自己需要的業務功能。
目前安徽師范大學網上辦事大廳項目已經初步完成第一階段的研發工作。然而事務信息的維護、線下業務如何進行線上轉化、多個職能部門如何進行協作為師生提供一站式服務是下一步需要繼續處理的問題。因此,高校網上辦事大廳平臺的建設仍然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程。
[1]劉華景.大數據背景下政府治理模式現代化研究——亳州市網上辦事大廳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1):7-12.[2]冀翠萍.智慧校園業務應用融合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01):66-72.
[3]貴州省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實踐[J].中國建設信息化,2018(0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