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妤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黨員頂崗實習期教育和管理采用的是工學結合的模式,頂崗實習的模式符合實際要求。隨著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斷落實,大學畢業生數量逐漸增加,勢必給就業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高職學生要想順應市場和企業,做好操作匹配工作,則要不斷提升操作水平和綜合能力。此外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能提升就業能力,為工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高職院校學制一般為三年,在校企合作以及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下,要求學生有相當長的時間在企業參加頂崗實習,學生在校的學習時間最多為兩年半。同時為了嚴把學生黨員質量關,黨員的發展程序至少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恰恰這時學生已經去企業頂崗實習了,由此可見,在第三年參加頂崗實習絕大部分學生黨員還是預備黨員。根據流動管理的模式可知,如果流動黨員超過半年,則需要轉接組織掛席[1]。而學院與學生實習所在企業的黨組織幾乎沒有溝通和對接,導致這些預備黨員在預備考察期內的考察活動無法真正落實,處于真空狀態,甚至有的學生黨員由于實習企業不批假等原因無法參加學校的轉正大會,導致轉正程序無法按期進行。
頂崗實習以組織轉移作為基礎,在組織關系落實過程中,分布廣,區域跨度比較大。時間差異比較大,考慮到匹配性因素,需要做好適應性工作分析工作。避免出現教育管理不到位的現象。黨組織管理制度的約束性明顯,以思想教育和監督管理為前提,如果不主動向組織匯報自己的實際情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存在三觀扭曲的現象。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頂崗實習期教育管理是個完善的過程,根據實際要求可知,在改革管理階段要確定合適的管理方式,提升適應性。頂崗實習是工學結合的必然走向,給傳統的黨員教育管理帶來很多挑戰。在校期間,黨組織合理有效的教育和量化是關鍵,要確定考評機制,頂崗實習是新形勢下的新的模式,部分院校的組織結構不完善,專業機構設計不合理,忽視了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標準化的管理和考核[2]。
頂崗實習是高職學生初次邁入社會的重要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正是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具體工作中,需要適應和校園生活完全不同的新生活,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和多元文化以及價值觀等,如果經驗不足,則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矛盾。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當前社會存在很多不公平以及不公正的現象,學生黨員不能辨別真偽,甚至立場不堅定,受到情緒以及世俗化的影響后,增加教育困難。
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的實習單位有自己的同學聯系、有家長安排或者學校統一安排。學生黨員頂崗實習的崗位比較多,分布的地域不一樣,實習地點如果分散,則可能存在人才需求的變化,此外如果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對待工作的待遇也可能存在認知錯誤,學生如果不安現狀,頻繁的更換實習單位,則導致頂崗實習不能統一進行,難度大。
部分高職院校重點抓住內涵建設,以教育改革和實際模式為基礎,需要兼顧到黨組織的建設工作。部分學生沒有設立單獨的部門,組織機構不健全,系統管理存在很多問題。高職院校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教師數量少,在輔導管理階段,缺乏工作經驗,導致在精力和能力上不能實現兼顧,導致教育管理難度大。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頂崗實習期教育管理是個全面的過程,根據概況可知,在整個分析階段要凸顯出具體管理路徑和要求,如果存在管理不到位以及其他方式應用不合理的現象,要嚴格按照路徑要求落實,提升可行性。以下對高職院校學生黨員頂崗實習期教育管理路徑進行分析[3]。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頂崗實習期教育管理階段影響因素比較多,只有建立完善的黨員規章制度,才能促進整體進步。以規范性為基礎,要督促學生黨員的工作和學習,保證有章可循。例如在前期工作中,采用的是頂崗實習流動的方式,考慮到實習時間、實習單位以及組織關系等因素,要落實現有的跟蹤和反饋系統,專人到學生黨員的實習單位對具體表現進行跟蹤和考察。尤其要注意的是需要聽取實習單位對學生頂崗實習的意見,將各種內容納入到績效考核中。學生黨員定期向黨組織匯報實際內容,將其一一記錄下來。此外以績效評估作為基礎,檔案分析過程中,以轉正以及年度考核評價為前提,學生黨員自身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實施,自覺要求自己,積極參與到黨組織活動中去。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也是重點,以黨組織管理作為前提,要了解實際工作的意義和目的。擬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定期進行檢查和管理,只有將檢查情況向黨組織匯報,才能不斷提升綜合素養,滿足黨建工作要求。
另外為了全面的了解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在實習單位的工作現實表現,尤其是思想狀態,保證學生黨員在頂崗實習企業能正常參加基層黨組織的活動,接受基層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根據實際情況,從管理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上與校內黨員相區別,可以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相關制度。比如《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學習制度》、《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管理教育制度》、《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組織活動制度》等規章制度,以相應的制度來規范、約束和監督學生黨員在實習單位的表現。
高職院校發展比較快,基層黨組織工作過程中,兼職人員多,工作量大,如何實現頂崗實習是關鍵,要做好教育工作的臺階設計工作,以黨支部班子作為基礎,盡量滿足隊伍建設要求,不斷優化人員結構。此外以黨建工作為前提,如何強化黨務工作隊伍的職業化水平是關鍵,在黨建管理過程中需要提升綜合能力,改善政策待遇。通過適當的培訓后,將相關政策和方案落實,保證監督體系的落實[4]。
高職院校在實習單位以及黨員周邊單位建立臨時的小組,以具體制度作為基礎,要確定實際點,根據正規化管理和概況可知,組織關系的確定是關鍵。臨時黨組織負責是學生黨員傳達的文件精神,包括:時事熱點、政治理論以及活動內容和要求等,結合實際情況,要制定周密的學習和活動計劃,嚴格按照實際要求進行落實。此外臨時黨支部定期學習要進行匯報和總結,結合綜合結果進行分析。
校企聯合考察機制指的是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的過程中,和實習企業聯合,按照規章制度的要求進行考察和管理。如何保證教育和管理的質量,在調查階段,需要將在校的實際情況告知實習單位,在學習期間通過實習單位或者電話以及短信等方式和學生保持聯系,只有了解工作崗位的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才能提前進行教育和管理。此外在實習單位方面,成立有黨組織的單位,開展多樣化的組織活動,協助學生做好各項管理工作。此外以共同培養和實習學生頂崗學習的具體情況可知,建立暢通的信息交流渠道,保證黨組織和黨員信息的暢通性。
充分利用“網絡載體”溝通平臺。針對頂崗實習學生黨員組織生活難以正常開展的現象,學院搭建了學生黨員微信群、QQ群、支部書記微博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平臺,定時上網過組織生活、開網絡支部會議、交納黨費、及時提交思想匯報等,這樣便于學院及時加強與黨員的聯系,掌握教育的主動權,讓學生感受到了“離校不離黨”的關懷??傊?,高職院校是黨建工作的重要陣地,我們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在方法上不斷創新,在理念上不斷升華,采取各種措施,提升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的質量,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這既是適應高職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頂崗實習期教育管理是個復雜的過程,根據實際概況可知,如何發揮實際模式的具體作用是關鍵。在各項工作過程中,凸顯出完善的組織作用,能促進整體進步。以隊伍建設和管理為前提,建立合適的考察機制,充分利用網絡交流平臺,建立信息溝通和立體渠道途徑,實現頂崗實習過程中教育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
[1]張雪生.新時期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對策的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7(10):127-128.
[2]羅正翠.頂崗實習期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教育與管理現狀的調研和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