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耀天 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
作為高等院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機電傳動控制課程以“電機驅動”理論為出發點,進而逐步開展對各類電機的具體操作特征及其控制系統的教學,介紹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及 PLC 控制技術,本課程著重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進步,為國家培養應用型人才。
機電傳動課程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其中包括機械傳動控制、電工電子等,所以學生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識。在傳統的課程教學中,主要介紹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企業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相脫節。同時由于電氣控制原理圖多、那些概念和理論繁瑣且抽象,學生無法在實踐中接觸到實物,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要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建議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更需要強調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創新能力,
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多媒體技術愈加成熟。方便快捷的多媒體教學無疑被大多數老師用于課堂,這樣節省了老師的課堂板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可以利用那些名師制作的教學ppt和多媒體光盤。都是看似方便的多媒體教學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文字較多導致文本信息量大,學生在做筆記時無法抓住重點抄不完,依次積累學生不僅僅對教學內容不能及時理解和消化,甚至失去對著門課程的學習興趣。那么這本來是有利于教學的多媒體反而對于教學起到了阻礙作用。
現在我們學習與操作的實驗著重于認識和驗證某個已知的事,缺乏創新與探索精神。脫離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目的,學生對于實驗本身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缺乏客觀的能動性,懶于思考,不去自己動手做實驗,實驗報告相互抄襲,無法意識到實踐動手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不利于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學生無法發展成一位優秀的實干能力者。
理論教學圍繞問題進行教學,使問題貫穿于整個課堂的講授過程。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散思考三個環節,加強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認識、理解、掌握及應用能力。如“飛機發動機在運行過程中是怎么樣實現啟動、調速及停止的”,采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將實際生活的實例代入課堂中,使問題具體化。以問題為基礎,慢慢引導學生參與到思考中,激發學生對于解決問題的渴望,即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興趣。
機電傳動控制課程概念繁瑣、原理抽象,控制系統過程復雜,學生僅僅靠老師的講解,要想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的比較難。如果能夠將理論教學與實例相結合,在實驗室中進行教學,例如分析機電傳動控制中的電動機的調速制動控制過程,就可以通過一些典型的實例進行講解。
以教學內容突出實用性為基礎,利用多媒體在教學方法中的優點,集合學生能力素質的實際情況。通過多媒體課件可應用的影像、圖片等優勢,將概念、原理及控制系統等抽象語句轉化為生動的三維和動畫形式,解決課件因文字內容信息量大,二維圖片枯燥無味帶來的引起學生對課程學習厭倦的困擾。
實驗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學生為了早些完成任務,草草了事,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按部就班,完成實驗任務,而不是老師代替學生完成每一步,那樣成長的只是老師,學生自身沒有任何進步。老師在指導過程中,慢慢打開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去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的被動學習變成自發性的主動性的。根據教學進度及大多數學生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老師在課堂上可以采取由易到難地提出研究型課題,因人而異,讓每位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知識開動腦筋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然后讓他們自己開展相關的研究性創新性實驗,驗證自己的對錯,從而培養學生思考與創新的習慣。
通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理論教學不再枯燥。生動有趣的實踐教學也更能夠激發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增強。這樣不僅改善了原本的教學方法,而且為以后在企業單位工作提前儲備知識,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為社會培養所需的應用型人才而奠定基礎。
[1]杜福銀.杜福銀.問題式教學在機電傳動控制中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1,( 12) .
[2]張會清“現代電氣控制技術”教學改革與實踐[J].北京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