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旭東 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以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多媒體教學設備情況為例。從多媒體設備日常管理和設備日常維護兩方面提出解決方案,更好地服務教學工作。
目前,我院多媒體教學設備基本可以分為兩類:本地控制型和網絡集控型。第一,本地控制型,多數采用由本地集中控制系統統一控制投影儀、計算機、擴音設備的開關,投影幕布升降等,我院共有28間本地控制型多媒體公共教室;第二,網絡集控型,學院共有205間標準教室安裝了交互智能教學一體機,符合網絡集控的基礎條件。
雖然多媒體教學設備普及大大方便了信息化教學,提高教學水平,受到廣大師生歡迎,但快速大量增加大量設備,在管理和使用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2.1 管理方式集中,管理人員不足
目前高職院校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然而高職院校編制增加難度大,新進教師主要補充教學一線及緊缺專業人才,導致管理人員數量與多媒體設備數量比例嚴重不符,這使得許多多媒體設備不能得到及時合理的維護,從而大大降低多媒體設備完好率。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且現有制度執行不利
目前,高職院校專門針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管理與維護方面的制度建設缺乏。大多數使用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管理人員,日常使用中不能規范操作使用設備,從而增加了設備的故障率及不能充分發揮設備使用效果。
2.3 多媒體設備位置分散,維護效率低
以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233間安裝有多媒體設備的教室分布在校區的各個教學樓中,管理者不能及時監控掌握設備運行狀態,不能及時維修、維護。
2.4日常維護及使用安全問題
以我院為例,維修管理人員在接到問題報告后都必須到每一個教室進行處理。而在日常的維護過程中發現50%以上的情況是設備完全沒問題,而是使用不當所致;40%是病毒、系統崩潰等軟件故障;只有10%的故障為硬件故障。這樣不僅浪費人力資源,還影響教師授課。
以包頭鐵道職業學院為例,從管理機制和技術實現兩個層面提出可行性方案。
3.1 為解決多媒體設備管理人員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設備使用不規范等問題,特編制了《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交互智能教學一體機管理辦法》,實現了學院設備維護辦公室到各使用系部二級管理機制,各系部處室培養一名兼職管理人員,解決教師在日常使用中的簡單問題,出現故障時及時報請修理。設備管理與維護辦公室負責設備定期檢修、設備軟件系統維修升級。
3.2 為解決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使用不當、設備性能發揮不充分等問題,我們針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日常使用規范及深度發揮設備性能面對全院教師制定了相應的培訓計劃。計劃每學期初,由多媒體設備維護人員針對多媒體設備的日常使用規范進行培訓;聘請交互智能教學一體機廠家講師針對設備功能及教學中軟件資源等方面應用對教師進行培訓。
3.3 為解決多媒體設備位置分散,維護效率低等問題,我們將運用多媒體網絡集控等技術層面手段進行解決。
3.3.1 多媒體設備網絡集控系統的功能結構
多媒體設備網絡集控系統是由總控服務器、校園局域網、各多媒體教學設備三部分組成。網絡集控系統就是通過總控服務器對分散在校園中各個教學樓教室中的多媒體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實時監控管理。可以統一或制定相應策略,對遠端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點對點或點對面的設備開啟、關閉操作。
3.3.2 多媒體設備網絡集控系統的主要功能
網絡集控系統是多媒體教學設備管理系統的核心部分,我們選用了鴻合科技大屏集控平臺監控系統,實現聯網教育設備的集中監視和控制。分為服務端程序,web 瀏覽器端和受控端兩個程序。
服務端:負責處理 web 端和受控端的連接,實現數據或命令的轉發。
Web 瀏覽器端:用于實現對遠程受控端的開機關機;對遠程大屏的信號源切換、音效切換;向遠程設備發送控制命令(如信號源切換、節能等);向遠程設備發布消息;查詢遠端受控端工作狀態;支持對遠程設備的分組管理。
受控端:實現消息的接收和彈出展示,接受主控發來的命令,執行信號源的切換等操作。
經過一年的建設,網絡集控系統運行狀況良好,我們不光對新建的205套交互智能教學一體機實現了網絡集控管理,還將原有的28套本地控制多媒體設備也納入了網絡集控管理系統,通過管理制度和先進技術手段相結合,大大提高了維修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設備的完好率。
[1]肖文雅,葛建霞.高校多媒體設備管理模式探究[J].信息技術,2013(01)
[2]陳少才,向東.多媒體教學設備管理模式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