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輝 淮南市廣播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
通過這些年的不斷發展,在各省市的電視臺中幫忙類節目的發展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其逐漸演變為廣大社會民眾共同關注的焦點,幫忙類節目由作出的脫胎于電視民生新聞中的《范大姐幫忙》、《小吳幫忙》直至把情感調解和幫忙形式有效融合在一起形成的《金牌調解》、《非常幫助》及維權類《維權820》等,幫忙類節目自此以后遍布我國各個區域。這與前期的幫忙類節目對比來看,幫忙類節目在內容方面更加豐富化,開始向多元化的方向不斷發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度在不斷地提高。幫忙類節目的興起與發展不僅有社會層面供應現實基礎,同時亦有社會層面供應的現實作為基礎,這是電視幫忙類節目發展的不竭動力。為此,只有更好地了解電視幫忙類節目的發展狀況,找到新的發展突破口,才能夠促使其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
幫忙類電視節目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到現在為止并沒有明確的概念界定,只是,從過去的探究成果當中來看,對于電視幫忙類節目的基本構成要素進行了相關的探究。
電視幫忙類節目通常是以“關注民生,服務大眾”作為基本出發點的,記者通過幫忙的形式針對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當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開展介入式的新聞報道,同時把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事件的起因結果及過程呈現在電視屏幕當中。新聞記者在中間發揮溝通調解的作用,從而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最終目的。
新聞記者在接到人民群眾的求助熱線之后,會介入到新聞事件中進行調查和新聞采訪,將整個新聞事件全部記錄下來,其本質內涵是新聞服務,重點在于維護人的合法權益??墒?,其與輿論監督類新聞欄目對比,其是以故事性、敘事性而呈現的,引發其廣大社會群體的密切關注。
從目前我國電視幫忙類節目的發展現狀來看,不管是涉及到勞資糾紛、勞動就業、投訴維權或生活環境、個人情感等,通常問題都可通過國家相關政府機構或法律途徑來加以解決,可是,卻因底層階層弱勢群體,使得他們在中國特有的這種體制下無法通過正當途徑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只能把自己的權利“售賣”給電視媒體,通過電視媒體的新聞報道來尋求“幫助”,從而來更好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是目前電視幫忙類節目呈現出的本質屬性。
因幫忙類節目題材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內容單一化嚴重,信息量極度匱乏,家長里短的小事僅僅能引起家庭主婦、大爺大媽的共鳴,為此,在收視群體方面受到了極大的制約。
幫忙類節目的定位是很明確的,經過很多年的發展與積累,家長里短的瑣事成為幫忙類節目的主要內容,此方面選題范圍是非常狹窄的,并且程序也是非常簡單。即便是這種幫忙類節目為社會群眾解決了一些問題,可是,在幫忙類節目發展的過程當中并無任何新意,極易導致廣大新聞受眾在視覺和審美上產生疲勞感,無法維持幫忙類新聞較高的收視率。
為能夠達到更好地收視率,一些新聞記者通常將一些原生態的事件呈現在社會廣大受眾的面前,以此,一些家長里短的事情都有可能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俗話講:家丑不可外揚。可是,議論別人的家丑卻是這些大叔大媽最熱衷的事情。不難看出,幫忙類節目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對他人的侵犯權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勢必會引起當事人的不滿情緒。
打入幫忙熱線來尋求幫助的觀眾,一般都是遇到了難題自己卻不知道該怎么解決的。一些新聞媒體記者會由于自身的生活經驗、個人素質等原因及事件的表面現象等因素的影響下,使得他們對事情的分析只是停留在淺顯的層次上,無法指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根本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一些新聞記者只是將自己定位于“和事佬”的層面,只是幫助雙方去解決一些表面上的問題,根本無法去挖掘出問題發生的根源,不去關心問題存在的特殊性與普遍性之間的聯系性,這樣的幫忙類節目通常僅停留于簡單的層面,沒有任何廣度和深度可言。
對于幫忙類新聞題材的單一性,一些幫忙類節目開始做出了實質性的嘗試,在固有的基礎上增加了新聞版塊、故事板塊及生活小竅門板塊。新聞版塊是從“幫忙”節目中進行劃分的,只講故事,根本不會真正地去解決民眾的問題,而生活小竅門版塊就是針對幫忙。節目收視群體的愛好,推出了一檔以介紹簡單實用生活小竅門為主的新聞版塊,通過其收視率可以看出其所達到的新聞宣傳效果。
對于一檔新聞節目而言,主持人是其靈魂所在。幫忙類節目與其他節目對比來看,主持人的作用更要很好的凸顯出來,為此,我們要最大限度上將主持人融入到幫忙類節目的采訪過程當中,同時推出多種多樣的活動,讓主持人能夠真正地深入到新聞采訪過程中去,走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當中,成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從而促使主持人的個人魅力得到顯著性的提高。
站在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窺伺心理是很多人身上普遍存在的,其是對他人私事的一種探究欲望,通過窺探他人不愿為人所知的事情來滿足自身的愿望。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有一絲絲的窺探心理。從社會受眾面來說,這種潛在的窺私欲望反映在其信息接收過程中就表現為對有關隱私內容的特殊喜好,而這種心理需求折射的是新聞媒體對信息的選擇加工傳播過程當中,在某種程度上刻意迎合一定受眾群的獨特趣味,從而制定電視節目的受眾定位決策。從當下各類電視臺幫忙類節目的發展新現狀來看,不管是源于民生新聞的幫忙類節目,像《非常幫助》等,相繼開始挑選那些與人們隱私有關的新聞素材來作出“幫助”的對象,譬如:婚外戀情、夫妻矛盾等等,這些完全屬于個人隱私的內容作出新聞報道。這一類新聞題材的表現通常是離奇的情節、火爆的畫面、錯綜復雜的關系等,將這些題材內容完全暴露在電視屏幕當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廣大受眾的窺視心理,這在提高電視幫忙類節目的收視率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動性作用。
作為一檔面向廣大普通市民的幫忙類節目,如果想要獲得長期穩定的收視率,在展現其新聞價值的前提下,幫忙類節目的實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大方面。從社會受眾的角度來看,他們在關注家長里短的小事以外,對于與自己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新聞事件也是非常關心的,這就需要我們將這些新聞素材很好地運用到幫忙類節目當中,把節目內容具體化、過程化,在展現服務內容過程當中要最大限度上的表現服務對象的個人故事和思想情感,這些內容勢必會成為幫忙類節目的收視亮點。
本人認為,幫忙類節目要創建起社會群眾與政府部門之間溝通的平臺,在新聞素材的挑選、傳播形式的選擇上,要下意識的節制那些煽情離奇的案件,要最大限度上提高幫忙類節目的深度與廣度,這樣才能夠促使自身成為真正關注民生、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的新聞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