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淵潔


我們通常相信,成績好、工作好的人都是小時候特別聽話的,某些情況下確實在理,但并非百分百準確,甚至有時還與大家的經驗習慣正好相反。
我們經常聽到家長夸孩子:“真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但好孩子的標準真的是聽話嗎?
一些家長或老師認為,孩子之所以學習成績不好,是不聽話的結果。
不聽話的孩子普遍有這幾個特點,比如調皮、好動、愛胡思亂想,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腦洞大,甚至喜歡惡作劇,但是卻很重感情。據說學生長大后,能去看小學老師的,大都是當年學習成績不特別優秀的學生,甚至是經常被老師貶低的學生。而當年學習優秀甚至是班干部的學生,長大后看望小學老師的并不多。
事實上,成功人士當中,有相當多的人小時候屬于調皮的孩子。對于孩子學習成績中下的家長,很可能因禍得福。
我的女兒在小學時遇到不稱職的老師,那老師曾經用手指戳我女兒的頭,還在教師辦公室當著我女兒和同學的面長時間抽煙。
一次,那老師在課堂上用惡語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貶損一位學生,我女兒看不下去了,當堂放聲大哭,老師問我女兒,”你哭什么?”我女兒不回答,繼續大哭。老師給我打電話。
女兒放學回家我問她為什么在課堂上無原因大哭,女兒說老師用那么難聽的話罵同學,她沒有別的辦法制止老師,只能用大哭的方法制止老師。
我同那老師溝通無效后,對女兒說:“沒關系,我在家教你?!比欢畠菏侨袊钕矚g上學的孩子之一,她堅持要上學。我很無奈,當時北京有了國際學校,有的國際學校招收一定比例的中國籍學生,于是,我將女兒從公立學校轉到北京一所國際學校就讀。
一天上課時,外籍班主任生病,臨時由一位中國老師代課。那所國際學校每個班12位學生,上課時學生可以走動、去洗手間、喝水,甚至交談。那位代課老師不適應這樣的課堂環境,對學生說了一句話:“學生要聽老師的話?!?/p>
校長知道后很是吃驚,立即將臨時代課的老師叫來,對那老師說:教師對學生說“學生要聽老師的話”屬于嚴重錯誤,學生身上最珍貴的素質,是敢于質疑老師,敢于和老師辯論。念你剛來學校是初犯,給你一次改正的機會。
不盲從權威,敢于質疑,有自己的主見,不隨波逐流,應該是一個人能獲得人生成功的基本素質。能擁有以上素質的人,是從小日積月累形成的。家長如果將“你真是個聽話的好孩子”天天掛在嘴邊訓導孩子,孩子就可能成為一個逆來順受、人云亦云、沒有主見的人。
我的兒子鄭亞旗上小學時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某次他放學回家,對我說:“班主任老師將期末考試題以及答案告訴全班同學了。老師還讓我們背下來,還說不許告訴家長和外班同學。”
兒子的班主任參加出題,所以知道考試題。我大吃一驚,脫口說:“這是漏題啊,老師這是教你們干壞事啊。”亞旗問我:“為什么是干壞事?”我說考試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公平,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不應該知道考題和答案。否則考試就不公平了,不公平的考試,就是干壞事。
亞旗問:“老師為什么這樣?”我說:“她應該是想在和其他班的老師競爭時勝出?!蹦菚r評判老師的工作成績的主要依據就是老師所帶班的期末考試成績。
鄭亞旗說,“這么嚴重的壞事,你應該去告訴校長了吧?”我想了想,說:“如果我向校長舉報,咱們需要事先做好離開這所學校的準備。否則你在班上將度日如年。”我還記得當時亞旗說他本來就度日如年了,應該是度日如十年吧。
當時我還沒做好將孩子領回家自己教的準備,只好選擇了另外一種和老師漏題作斗爭的方式。我認定,如果我屈從老師漏題并同意我的孩子參與期末考試作弊,對我的孩子是負面教育。
于是我告訴鄭亞旗:“期末考試時,你故意答錯題,拉她的分。但前提是別低于六十分,低于六十分要補考,劃不來。”
學生考高分不容易,其實,故意考低分又不能低于六十分要求自己正好考六十分更不容易。
我聽說有的家長用物質手段刺激孩子考高分,我就借鑒了這個方法。我對兒子說:“如果你期末考試考到六十分,我就給你買你覬覦已久的數萬元的燒油的遙控直升機??剂环?,獎品的等級下降。六十二分之后獎品等級逐級遞減?!蔽艺J為,這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父愛。
盡管我從來沒對我的孩子說過你要聽話這句話,但我認為孩子也要聽話,聽誰的話?聽法律的話。作為父母,要讓孩子清楚,對爸爸媽媽最大的愛,是看好自己別惹事。
有一個也是未成年人聚集的地方邀請我去講課,這個地方叫少管所,全稱是少年犯管教所??赡苌俟芩X得請兩院院士去給孩子們講課差距太大,請我這個曾經被學校開除的人給他們講課沒有多少反差,孩子們更容易接受。
我第一次去少管所是1980年11月17日,那天和我一起去的還有作家蕭軍。我在少管所目睹了被管制的孩子和爸爸媽媽的淚眼。在那一刻,我就意識到,作為孩子,對爸爸媽媽最大的愛是看好自己別惹事。
一次我應邀去少管所講課,講課之余我和一位個子較小的孩子聊天。我問他是犯了什么罪進來的。他說是盜竊罪。我問,“盜竊罪應該有年齡限制吧?你看上去很小呀?!?/p>
他告訴我,《刑法》規定年滿16歲的人,一次盜竊了五百元,就構成盜竊罪。當年的規定是500元,現在應該提高了。我問他:“你是在多大的時候偷了多少錢?”
他說:平時同學過生日會請大家吃東西。他家窮,他過16歲生日時,也想請同學,但沒錢。他就在上學乘公共汽車時偷了一個錢包,被當場抓住,錢包里正好500元。他當天又正好16歲,于是犯了盜竊罪。當時規定年齡按當天零點計算,現在好像改為晚上二十四點。
我當時就說抓錯了人了,應該把你的爸爸媽媽和老師抓起來,因為他們沒有告訴你什么是盜竊罪。他問我:“您告訴自己的孩子了么?”
我驚。離開之后馬上買了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當時咱們中國的刑法有419個罪名,有的罪名到了14歲就要判刑進少管所,其他罪名到了16歲就會被判刑。
我將兒子叫過來,給他念《刑法》,想讓他知道哪些事不能做?!缎谭ā繁容^枯燥,大家知道考律師比較難。鄭亞旗摸我的額頭,說你沒事吧。
后來我就將《刑法》的419個罪名編寫成419個寓教于樂的故事,作為給鄭亞旗的家庭法制教材,取名《皮皮魯和419宗罪》。這樣,鄭亞旗看起來津津有味,同時知道了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我在作品《我是錢》里有一段話,同樣適用于學習成績中下的孩子的家長們:這是一個禁忌相繼崩潰的時代,沒人攔著你。只有你自己攔著自己。你的禁忌越多,你的成就越少。人只應有一種禁忌:法律。除此之外,越肆無忌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