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青木
每年的圣誕節都是歐洲零售業最重要的銷售時期,但今年零售業的境遇卻十分不理想。不過,在“寒冬”之中,零售業正在展現新的趨勢,社交媒體與零售的直接融合正在變得越來越緊密。
德國《商報》24日報道稱,今年歐洲各地零售業巨頭紛紛表示銷售的壓力明顯大于往年。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貿易摩擦加劇,歐元區經濟增速放緩,英國脫歐,抗議罷工不斷等,令消費者變得更加謹慎。
英國《電訊報》24日報道稱,當地圣誕商業街的購物人數將出現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電商也不景氣。上周歐洲零售股市再次出現明顯下跌,英國服裝電商巨頭ASOS股價的暴跌43%,同一交易日,瑞典H&M股價大跌9%、德國阿迪達斯下跌超過5%等。法國商業聯合同盟協會表示,法國
“黃背心”行動讓商家和銷售人員處境困難,法國人圣誕節消費已經從去年平均每人的571歐元降至178歐元。
《環球時報》記者觀察到,歐洲的傳統實體店里,年輕消費者越來越少。他們大多通過網店購物。而且今年很突出的一大特點是,歐洲的年輕人特別喜歡通過“網紅”的介紹來買商品。在歐洲最大的服裝電商Zalando的網站上,有許多由名人、網絡紅人在開設專門的“購物真人秀”頻道,通過親自穿著服裝、鞋帽等向同齡人展示“潮牌”服裝和流行的搭配。
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報道稱,社交媒體和零售業的融合正愈發緊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通過社交媒體上“網紅”的推薦來選擇圣誕購物目標,運動服飾和化妝品銷售受到的影響最為直接,以往全家在圣誕節集體上街購物的習慣已經不復存在。▲
環球時報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