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江蘇鹽城,224001)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國對于教育行業越來越重視。隨著社會和政府對于教育行業經費投入的大量增長,推動了中職學校的實訓基地組建。組建實訓基地,加強實驗、實訓和實習環節,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了解專業技能,讓中職學生習慣于多動手動腦,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改進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的關鍵環節。實訓基地的建設能夠創新培養能力、培養實踐能力,因此,實訓基地的建設成為了專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對于職業學校,專業文化建設是學院的重點,實訓基地的組建能夠促進學生培養專業技能,提高校園影響力。
我國的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其中,計算機產業是一大巨頭。公司的運行、工廠的建設、市場的發展,無不應用到計算機網絡,我國計算機技術人員大量獲缺,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是我國計算機應用技術現在最需要的。計算機實訓基地的組建是能夠促進學校自身發展,也能夠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社會提供技能型人才,促進我國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1]。
組建計算機實訓基地,能夠發展學校專業文化,為學生提供學習保障,適應國家大力發展教育的趨勢,并且能夠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努力。
要根據校園自身的優秀專業,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發起各種技能競賽、開展創新大賽等活動,從而組建實訓基地[2]。學校要和優秀企業合作,企業出資,學校建設專業文化,共同創造計算機實訓基地。
實訓基地的組建需要人工管理,學校要挑選優秀的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的制度,以制度做保障,取得高效的執行能力。管理人員要時刻對實訓基地的設備進行檢查、維修,保養設備,核算成本,保持實訓基地的完整化。教師要經常組織技能競賽,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要實現人員與環境的共同完善,營造文明、競爭的實訓氛圍。
學校與企業合作,聯合辦學,可以節約學校教育資源,發揮企業效益,能夠拓寬學生就業之路。學校將企業文化融入專業文化,學生能夠了解企業的需要以及工作環境,為學生以后的工作做準備。實訓基地的組建能夠讓學生大展身手,適應企業的要求以及社會需求。并且組建實訓基地建設是校企合作的有效載體,是重要的制度保障,校企合作能夠實現學校和企業的互惠互利。只有學校和企業合作,學生由書本知識和課堂知識走向實踐,走向企業,職業教育才能夠僅僅依靠企業辦學,為企業作出貢獻,為社會提供技能型人才。
一所好的實訓基地,需要有好的師資力量。計算機實訓基地需要有高素質、高修養的指導人員,只有指導人員具有高度的專業文化修養,才能引導學生提高專業能力。實訓課是知識的拓展,指導人員應該去提高自身修養,多多組織競賽,將課外知識與課內知識相結合,促進學用結合,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指導人員應該關注對學生的知識的高度培養起,打破傳統教學理論,規劃新型教學體系,促進實訓基地的發展。
無論什么時候,制度都是重要的,制度能夠優化計算機實訓基地的管理。中職院校如果只是單純的關注實訓基地的設備,以及關注計算機網絡的文化,而不關注制度管理,不完善制度,那么實訓基地的組建也沒有意義。
實施計算機實訓基地的組建,就像企業生產一樣,即要有一定的課堂環境,也要有學生學習理論的地方。要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建設區域共享的實訓中心,積極改造和建設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更好的實現計算機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從開發與建設開始,把握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理解專業知識,把握專業技能。對于中職學校,實訓基地是比較重要的教學場所,也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國家和社會要不斷的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不斷的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因此,計算機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必要的,計算機專業的專業實踐性比較強,在實訓建設方面,需要較高的技術水準,需要不斷的運用現代化設備,實現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實訓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