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紅 朱桂紅 李怡
【摘 要】目的:觀察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及可行性。方法:擇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病例數均為44例,觀察組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的變化情況。結果:觀察組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相互比較后差異顯著,P<0.05。結論:心理護理干預在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的實施效果顯著,值得予以推廣。
【關鍵詞】ICU;急性心肌梗死;心理護理;焦慮情緒;抑郁情緒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10-03--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具有發病突然、病情進展快、病情危重且并發癥多等特點,疼痛、心律失常、惡心、嘔吐、上肢麻木、心慌是該疾病的主要臨床癥狀和體征[1,2],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還給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壓力。為此,我院特擇取88例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開研究,分析不同護理干預在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88例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根據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44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59.09%),女性患者18例(40.91%),年齡最低者43歲,年齡最高者84歲,年齡均值經計算后為(60.13±5.25)歲。對照組患者44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61.36%),女性患者17例(38.64%),年齡最低者44歲,年齡最高者86歲,年齡均值經計算后為(61.06±5.32)歲。兩組患者的以上指標差異經檢驗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觀察組44例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①首先,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要綜合患者的基本病情、感知情況、認知情況和心理狀況等方面進行評估,尊重患者的價值觀和信仰。主動與患者交流,態度誠懇的傾聽患者述說,適時予以患者溫暖,分析引起患者心理反應的因素,并予以對癥的護理干預,幫助患者轉移和分散注意力,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②其次,護理人員需要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支持,幫助患者分析病情,幫助患者盡快的接受疾病和正視疾病,向患者了解到ICU急性心肌梗死在嚴密監護下是可以得到及時救治的,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安撫患者的焦慮感和煩躁情緒,并未患者創設溫馨和諧的療養環境,保證患者日常休息和睡眠的充足性。③部分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出現消極情緒,而影響內環境,甚至引發應激反應加重病情。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講解應激情緒對病情的不良影響,嚴格控制探視時間和探視人數,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予以患者鎮靜、鎮痛和精神心理之類,穩定患者的心理狀態。44例對照組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予以評估。
1.4 統計學處理
88例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護理干預措施不同外,其他基本資料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采用分析工具SPSS21.0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t對組間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的差異性予以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焦慮情緒評分和抑郁情緒評分經統計學檢驗后,差異并不顯著,P>0.05;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焦慮情緒評分和抑郁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詳情數據由表1可見,組間數據經檢驗P<0.05。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作為常見的ICU疾病,疼痛作為常出現的癥狀,導致患者會出現煩躁不安、恐懼及瀕死感,不僅使患者飽嘗痛苦,還給患者增添了極大的精神壓力,影響了疾病預后和轉歸。較多的學者研究發現[3,4],心理護理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護理當中,有助于預防心身疾病的惡化,可增加患者的抗病能力,對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和行為,加速患者康復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結合研究內容,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后,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慮情緒評分(45.14±5.32)分和抑郁情緒評分(46.32±4.63)分明細更低,進一步證實了以上觀點。由此,足以證明,針對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治療中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反應,保證臨床診療和護理的順利以及促使患者恢復健康具有促進效果,預后效果更具優越性,值得在臨床上予以更大范圍的推廣和實施。
參考文獻
李娟, 梁玉華. 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肺復蘇術后并發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觀察與護理[J]. 全科護理, 2014, 12(6):573-574.
袁夢. 運用代謝組學手段研究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及相關分子機制[D]. 天津醫科大學, 2017.
王愛芝,程祖勝,夏國園等. 心理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不良反應的干預效果[J].浙江醫學,2017,39(6):482-483,495.
吳海燕,潘媛媛,吳紅英等. 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情緒及心理狀態的影響研究[J].四川醫學,2017,38(10):12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