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哲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各行各業也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在發展中積極抓住各種機遇,勇敢迎接一系列挑戰。近年來各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經營環境也越來越復雜,其中企業需要面臨的風險因素也日益增多,國有企業更是需要努力強化自身內部控制建設,推動企業健康運行,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整體運行帶來積極效應和正面影響。本文筆者就將對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管理情況進行簡介,然后筆者將對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現狀進行分析,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最后筆者將提出相應的措施來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幫助企業做好財務風險管理,為我國國有企業運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財務;風險管理
一、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管理
1.企業內部控制
企業內部控制主要是指企業為了達到自己所設立的經營目標、提升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確保企業會計信息資料的可靠性、保證企業經營理念順利貫徹落實并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效率而在企業內部所采取的一系列調整企業運營方針、規劃企業發展方向、約束企業管理行為、評價企業內部發展的措施和手段。企業內部控制通常會涉及到對財務和資產的管理和控制,通過加強對企業財務和資產的管控,來實現企業所設定的經營目標,推動企業快速發展,因此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為達到自身經營管理的目標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在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企業需要考慮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交流與溝通、內部監督等各個方面的因素,通過全面考慮為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合理安全保障,推動企業內部穩定運行。
2.財務風險管理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通常是指企業針對內部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手段不當等問題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企業財務風險不僅可能會導致投資者預期的收益率降低,同時可能會使得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面臨大量的風險因素,經濟收益也將受到損害。通過對我國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我國國有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主要涉及有投資風險、資金回收的風險、籌資風險等,而致使這些財務風險出現的原因首先是因為企業的財務結構缺乏合理性,尤其是我國很多國有企業的財務結構不夠科學合理,所采取的融資手段也不恰當,這就可能給企業帶來一系列財務風險;其次,我國企業在進行財務決策時未進行全面科學地考慮,這就導致所產生的決策充滿了主觀主義和經驗主義,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一系列財務風險,為企業經濟效益快速增長帶來阻礙。
3.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管理聯系密切
企業內部控制與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之間聯系密切,為了預防企業內部風險發生,就需要企業加強內部控制,若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不當就有可能會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一系列財務風險,由此可見企業財務風險就是由企業內部管控不當所致。從一方面來看,良好的企業風險管理需要由不斷加強的企業內部控制來支撐,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能夠幫助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財務風險,例如在企業進行內部控制過程中通常會要求財務數據做到精準可靠,從而為企業管理層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從而防范風險發生,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也會為財務風險管理提供相應的制度保障,同時能夠明確企業各部門的職責,保證各部門間能夠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從而盡可能地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企業內部控制對企業資金的管理也做出了相關要求,保證企業資金運轉能夠規范進行;從另一方面來看,企業財務風險也是對企業內部控制情況的真實反應,同時也給管理者進行經營管理決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企業的管理層可以通過財務風險來追查企業內部管控的漏洞,找到進行企業管理的方向,在具體的運營過程中,企業需要對財務的運行進行定期監測,對企業歷年來的歷史數據進行比較,認真排查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二、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近年來我國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規范國有企業的行為,推動國有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我國國有企業近年來也不斷加強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程度,由此也在內部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具體的企業運行過程中,我們還是發現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是國有企業自身的特點所帶來的內部控制問題,由于政府授予了國有企業經營權,其決策者負責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等問題,雖然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已經深入人心,但大部分國有企業的經營理念仍然受到了計劃經濟時期的傳統理念的影響,這完全不符合當今時代的經濟體制,給當下國有企業內部發展帶來的阻礙,尤其是許多國有企業決策者太過寄希望于政府,這就導致國有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其次是國有企業領導層個人主義嚴重,通過對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研究,我們發現在國有企業運行過程中,某個決策者的意見對企業發展會造成較大影響,其中某些決策者不顧國有企業的規章制度,發揮個人主義,喪失集體意志,給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帶來混亂,財務部門也被決策者所影響而喪失了獨立性,這就加大了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最后就是國有企業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問題,盡管有些國有企業已經建立了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也沒能貫徹落實,這就導致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大量漏洞,相應的制度僅僅在語言層面得到落實而沒有貫徹到實際行動中,不完善的激勵機制也致使企業員工積極性有所降低,消沉的工作態度也對國有企業長遠發展造成阻礙。
三、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做好財務風險管理
1.以內部控制為依托,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國有企業在進行經營管理過程中可以引進杜邦財務比率分析法,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從根源上避免財務風險發生,因此企業在進行評估指標的選取時應首先考慮指標的預見性和靈敏性,對未來的財務狀況和發展能夠準確評估,及時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推動企業穩定運行;其次,在選取核心指標時應考慮到企業的現金流量,利用現金流量的數量和速度來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包括籌資現金流、投資現金流、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其中經營活動所獲得的現金流是企業最主要的資金來源,也是企業償債的重要依據,需要加強對企業的現金債務比率的考察。
2.以內部控制為中心,完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
國有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的完善需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首先應建立多層次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將企業環境、市場規模及企業經營范圍視為基礎,成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委員會,保證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決策的科學性,推動企業快速穩定發展;其次需要完善企業的資金管理方案,建立科學的融資制度,保證企業預算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強化企業的融資能力和償債能力,相應的企業投資制度也應進行優化,其中對投資的風險及收益的評估應由上級部門審批,企業各部門之間應相互溝通、團結協作,在與供貨商進行交往時,應盡可能降低成本,減少庫存,完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避免財務風險發生;最后應完善內部風險控制制度,督促企業內部相關財務工作人員掌握會計法、稅法等相關規定,并在具體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相應的制度,內部風控制度的建立也應考慮到企業的實際情況,為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四、結束語
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對國有企業的運行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良好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能夠幫助企業識別各種風險,從而提升企業規避風險的能力,當國有企業在經濟運行過程中遇到相應的風險時,企業能夠通過良好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對風險進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國有企業在運行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加強內部控制工作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推動企業內部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崔素玲.分析企業內部控制在財務風險管理上的應用[J].商場現代化,2015(07):185-186.
[2]苗建琴.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在財務風險管理上的運用[J].中國市場,2016(03):138+140.
[3]王娜.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在財務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全國商情,2016(24):31-32.
[4]徐錦枝.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在財務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會計師,2018(04):59-60.
[5]姜翠強.簡析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在財務風險管理上的應用[J].商場現代化,2013(Z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