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波
在我的記憶中,改變我的事情有很多,但是三年級圓號課上的那位老師,令我至今難忘。
三年級的時候,我自主報名參加了學校管弦樂隊的訓練。當時教我們的老師年近60歲,瘦得像一株小麥,眼睛突了出來,還帶著一股殺氣,有點像《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他的教學方式因循守舊、枯燥無味。每次上課,他都只用基本理論來填鴨式地教我們,就像拿著一本《道德經》在那念給我們聽一般,從來沒有吹過一首曲子,使我覺得學圓號太無聊了,我有了一點不想學的心理。
就在我們感到沮喪的時候,他出現了,他就是戴老師。
戴老師衣著樸素,帶著一副黑框眼鏡,說話也很有文氣。在第一天教我們的時候,他就給我們吹了一首名叫《寧靜的海》的曲子。從戴老師嘴里吹出來的音樂,時而平靜緩和,時而激情澎湃,就真的好像大海一般前波推著后浪,一會兒水平如鏡,一會兒又大浪翻騰,滔滔不絕,我們全班人都癡迷在音樂之中,就好像夢游一般,也使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陶醉”的美妙滋味。
突然,音樂停了。戴老師放下圓號,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圓號和美術一樣,是一門藝術。如果你們吹得好,就要再接再厲;如果吹得不好,可以來問我,或者與同學討論。在我的班上沒有那么多的班規,讓我們一起享受音樂的美妙吧。”戴老師的一席話,如就像久違的雨露滋潤著小苗,重新喚起我們學習圓號的信心。在他的教導下,我們都進步很快,圓號得吹奏水平也提高了一大截。可是,好景不長,沒多久,戴老師又回到了原來工作工作崗位,而那個“伏地魔”老師又回來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伏地魔”老師還是那樣刻板地教著我們,但是戴老師給予我們的信心卻再也沒有消退。隨著年級一年年的升高,我的圓號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對圓號也越來越有感情,我的生活中再也離不開它了。
在我的圓號學習中,戴老師雖然只是短暫地“客串”了幾個月,但他改變了我們對圓號的態度,使我們在圓號學習的道路上一直堅持著,像蝸牛一樣努力往上爬,尋找著屬于自己的那片藍天。
(指導老師: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