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摘 要: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對13億中國人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乒乓球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受環境和觀念等因素的影響,乒乓球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對培養和提升學生乒乓球技能有很大的制約。所以乒乓球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技戰術的效果的研究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也針對乒乓球技戰術特點和意義,提出幾點針對如何改進技戰術訓練有效性的措施,以期提高其乒乓球團隊的整體技戰術水平。
關鍵詞:乒乓球 技戰術訓練 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b)-0245-02
1 乒乓球技戰術的內容及特點
站位、姿勢、接發球、正反手技術、步法等都是乒乓球技術訓練的主要內容,也包含一些復雜的多項內容訓練。乒乓球技戰術相對于其他運動項目,有其獨一無二的特性。從乒乓球技術特點來看,以下三個方面對其做了充分的說明:(1)技術特點復雜,在技術、類型、打法等各方面都存在細微的差異性;(2)乒乓球運動具有隨機性,乒乓球運動技術有很多類型,相關影響因素不確定,這兩者之間是沒有固定組合的,技術的隨機性無形的上升;(3)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精確性,因為在運動過程中必須有細致、明確的技術類型、打法的定位。
2 乒乓球教學中提升技戰術訓練有效性意義
在中國體育運動項目中,最能表現智力、技術和體能之間合作的就屬乒乓球了。在球類發展史上,乒乓球的內涵有很高的探索和創新,顛覆了歷史體育文化的傳承。體育運動近些年也在迅速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對乒乓球文化的認定也從內在和外在有不同觀念的延伸。它為中國體育在相關的技術和技術規則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體育熱情和民族精神在乒乓球運動中有很好的體現,同時也反映了社會現象的具體縮影。乒乓球承載的不僅僅是體育文化,同時也讓社會文化得以傳承,兩者之間是必不可分的。
3 提升技戰術訓練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3.1 培養運動員乒乓球意識
運動員的乒乓球意識是一項很重要的培訓內容,對運動員的整體素質、比賽節奏以及運動境界等的提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對運動員進行技戰術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訓練運動員的乒乓球意識,這樣才能提高乒乓球運動員的水平。
乒乓球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項目,學生只有讓自己的理論知識更廣、更扎實才能很好地提升個人的意識。所以理論知識是在進行乒乓球技戰術訓練之前必備的學習,教練員必須傳遞更多更廣的理論知識給運動員,使運動員對乒乓球技戰術的內涵、特點和發展有更深的理解,從而讓自身的理論水平有最大限度的提高。要大力加強運動員自學能力的訓練,使運動員通過自學發現自己乒乓球意識的弱點,有針對性地進一步提高。
3.2 將技戰術訓練法引入學校乒乓球教學中
3.2.1 注意因材施教
循序漸進是技戰術訓練開展的必須技巧,如定點訓練從簡單的單線慢慢過渡到復線乃至不定點;技術練習也從單項慢慢過渡到多項的結合性,進而到綜合性戰術的練習。
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不一樣,技術水平也不同,所以教師應該在開展技戰術訓練時把條件相似的學生分在一起,這樣就能個性化、人性化的訓練技術動作,如針對基礎較差的乒乓球學生,練習時要求就不能太高,多以單線定點多球為主的基礎訓練,盡量控制定點在小的范圍內,以步法訓練作為主要的提升內容;而對于基礎較高的乒乓球運動學生,落點的變化可有針對性的增加,也可以深度的提高旋轉及力度,全面的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競技水平,從而整體技術得到提高。
3.2.2 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
在技戰術訓練過程中,教師需善于總結規律,要運用一些特殊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參與討論,如提問、游戲等方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在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中進行評價、總結,活潑、有趣的學習環境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大學生對乒乓球的熱情,而且可以加深錯誤運動在學生腦中的印象,提高技能的掌握。
3.3 強化乒乓球戰術訓練
3.3.1 搓球戰術的訓練
在乒乓球比賽中,搓球不僅僅是開啟旋轉攻擊的過渡手段,它還是在適當的時刻控制對手的旋轉,節奏和位置的變化主動控制對手,迫使對手錯失一個球,以干擾對方來改變發球的方式,大大降低進攻的質量,或者為自己創造進攻機會,這樣就能讓自己在比賽成為優勢方。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運動員首先要掌握正反手搓球、劈長、擺短、快搓、慢搓、搓加轉球、搓不轉球、撇搓等各種搓球技術,在落地和節奏變化相結合的基礎上,練習如何有效的組合動作。為此,建議采用以下五種訓練方法來提高運動員的搓球戰術。
(1)劈長。下旋球的訓練,通過快劈或慢劈斜直線接發球。對方在劈長后上旋球的拉起要時刻防守;接發球一方在對方回搓后要上旋相持;接發球一方在當劈直線后要保護正手,移動到球臺中間 (雙方持拍手相同的練習)。
(2)擺短。接發球一方在對手發下旋短球時的訓練,練習先快擺、后慢擺,先墊短、后加轉,接發球一方在對方回擺之后,準備進行上旋相持;接發球一方在對方擺短出臺或劈長之后,拉球形成上旋相持。
(3)搓不轉。訓練對手把球轉到接發球一方的反手位置。接球方向對方搓不轉反手,準備防守對方的進攻;如果對方回搓,要求接球方運動員進攻;訓練對方發下旋球時,接球方主動防守,快搓不轉長球到對方正手位,形成上旋相持。
(4)撇搓側旋。訓練對手發下旋球到我方反手位,接發球一方反手撇搓側旋到對方正手位后往球臺中間移位并準備進行上旋相持;訓練對手發下旋球到接發球一方正手位,接發球一方正手撇搓側旋到對方反手位后往球臺中間移位并準備進行上旋相持。
3.3.2 對攻戰術訓練
弧圈球是現代乒乓球的表現,球在乒乓球技術環節中弧圈球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一般在水平較高運動員的比賽中,上旋弧圈球是雙方最終的較量 (除了切球的風格)。換句話說,最終比賽的優勢方是由上旋相持能力決定的。要解決這些問題,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訓練應注意加強。
(l)撕反手大角。運動員在遇到雙方形成反手上旋相持的時候,就要使對手擊球質量下降,主動撕對手的反手大角,從而贏得優勢。
(2)變正手。運動員在遇到雙方形成反手上旋相持的時候,就要變成主動相斥,通過變直線后向球臺中間移位;要贏得相持優勢就要調動對手,通過主動變對方的正手大角的方式來達到(雙方持拍手相反)。
(3)盯中路。運動員在遇到雙方形成反手上旋相持的時候,要想使對方回球質量下降,就可以通過連續擊球到對手的中間位,再變對方正手或反手大角。
(4)轉正手。運動員在遇到當雙方形成反手上旋相持的時候,要想贏得有利的局面,運動員就可以主動撕對手的反手大角之后要迅速側身,轉正手擊打對方重復落點或變正手。
3.3.3 提高反手拉下旋球的能力
乒乓球技戰術訓練中反手拉下旋球技術可通過慢拉加轉球,然后再快拉沖球,動作同時進行,并且要配合球的線路變化。掌握先斜線,后直線和中路的線路順序,這樣就對對手的進攻能力就能加強,技術和戰術組合也豐富了,步法的要求不要太高,這樣運動員的技術弱點就不會暴露給對方,從而贏得絕對優勢。
參考文獻
[1] 何建平.乒乓球技戰術訓練中意識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7,7(9):53-55.
[2] 高云飛.體育教學中乒乓球運動技戰術分析[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7,19(8):120-123,128.
[3] 陳浪波.乒乓球教學中如何提升技戰術訓練的有效性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