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靜 涂英華
【摘要】惡性腫瘤嚴重危害人類健康,隨著醫學技術發展,腫瘤學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越來越高,腫瘤內科臨床教學肩負著重任。本文通旨在通過對現有腫瘤學臨床教學實踐進行分析總結,為腫瘤內科教學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腫瘤內科 教學模式 PBL CBL RISE 臨床路徑
【中圖分類號】R24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216-02
腫瘤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相關教學內容,涵蓋基礎醫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耳鼻喉科學、影像學及病理學等多個學科。腫瘤患者治療手段復雜多樣,腫瘤內科患者病情更為復雜,同時治愈率相對較低,目的在于將各門學科運用結合病人實際情況進行系統分析,因此腫瘤內科學的臨床教學,更要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本文將對腫瘤內科學目前施行的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探討思考。
1.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
LBL長久以來作為我國醫學教育的主要教學模式,雖然教學體系較為完整,理論學習的深度和系統性較強,在較短的有效時間內實現了醫學理論基礎知識在教師與醫學生之間的傳遞過程;但隨著醫學的快速發展,LBL教學模式的弊端逐漸暴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教學手段單一,片面強調知識的傳承,學生被動接受理論知識,學習過程枯燥,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腫瘤內科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解決復雜問題能力尤為重要。單純的LBL教學,已遠遠不能滿足腫瘤學科對醫學人才能力的需求。
2.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CBL)
CBL是以真實病例作為討論案例,根據教學內容選取典型案例,圍繞案例提出一系列彼此相關又具有發散性特點的問題,以這些問題為基礎開展教學,注重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鼓勵學生學以致用,用基礎醫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的臨床問題,但是缺乏學習的系統性和完整性。CBL教學法在腫瘤內科學已成為廣泛應用的教學方式。韓嘯等[1]研究表明,相對LBL教學方式,80%以上的學生對CBL教學模式更為滿意,用CBL 教學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要強于LBL。
3.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PBL,是以問題為中心、以教師為導向的討論式教學法,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性思維為目的。它通過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明確學習目標、收集資料、論證假設,從而彌補了LBL 的不足之處,使獲取的知識更牢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創新思維,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胡蓬勃等[2]研究結果顯示PBL教學法的應用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建立急診臨床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及知識應用的能力。黃文鋒等[3]在腫瘤內科學帶教實踐中,采用PBL和CBL 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不僅顯著提高了腫瘤內科的教學質量,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腫瘤內科疾病,尤其晚期病例,通常合并癥、并發癥多,涉及多學科診療,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有利于解決臨床實際問題。
4.以文獻為導向的自我學習的教學法(Reference?鄄induced?鄄self?鄄education RISE)
RISE是以文獻為導向的自我學習,是將現代文獻閱讀引入到課堂教學,并與病案討論等方法相結合的一種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主要為學生設定基本問題或提出分析方向,同時為學生推薦經典文獻或參考書目,指導學生學會充分利用現代醫學信息資源、自主查閱相關資料,主動將問題具體化、并自行解決問題從而深刻理解學習內容。RISE 教學模式重在強調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對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首先,對教師而言,作為教師必須充分“吃”透教材、充分理解教學內容,熟悉教學環節,主題設計、文獻確定、保證文獻及參考書目的質量,最終保證學生解決問題的結果、分析討論的結果不偏離預設的教學目標。其次,在學生方面,必須經過相關理論學習,掌握一定的理論基礎;另外,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文獻檢索的方法及能夠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同時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自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這樣的學習方式,對于積極性主動性高的、善于思考討論的學生更合適,更能提高教學效果。因此,這一教學模式,在缺乏腫瘤學專業知識的臨床見習醫師的教學當中應用較少,而在有完成系統的基礎理論知識的臨床實習、有一定腫瘤學基礎的腫瘤學研究生、規培醫師、腫瘤科進修醫師中可能較為適用。
5.臨床路徑教學法(clincal pathway,CP)
CP是指針對某一種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是一個有關臨床治療綜合模式,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終起到規范醫療行為,減少變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作用。在腫瘤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腫瘤專科,腫瘤疾病的治療模式的臨床路徑,已形成一定的標準化、規范化標準。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腫瘤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使得學生更牢靠地掌握醫學知識,使學生接受全新的單病種質量控制觀念,培養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臨床思維。臨床路徑在臨床工作中,不僅僅規范了腫瘤內科的治療,同時在臨床教學效果提高中也有著很大的作用。
6.討論
我國的腫瘤學教材相對滯后,前沿科學研究以及診療新進展在教材中難以獲得,因此遠遠不能滿足腫瘤學教育的需求,也不能達到腫瘤學教學的目標。隨著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日益完,CBL、PBL以及RISE等教學模式逐漸受到重視,多元化教學法綜合模式逐漸應用高校尤其在醫學類院校教學當中。CBS、PBL、RISE、CP等教學模式的相互結合,各施其長,相互補益。
國內不少醫學院校對新型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嘗試,并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國俊等[4]將“CBS-PBL-RISE”教學法對臨床見習及臨床藥師培養中進行實踐,結果顯示提高了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學生對“CBS-PBL-RISE”教學法的反映明顯優于LBL法,學習效果更佳。林楠等[5]將CBL聯合RISE教學法在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結果除醫學人文素質外,實驗組基礎理論知識、病例分析測評成績及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腫瘤內科有著專業性強,學科范圍涉及廣泛,分科逐漸細化,疾病治療方案以多學科綜合治療、個體化治療為特點。臨床教學中學生學習掌握知識,必須建立一個全局觀的臨床思維,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該來源自臨床。CBL、PBL、PC模式將學生帶入到具體的腫瘤病例實踐中,回避了傳統教育模式照本宣科的弊端,同時利于學生將各學科將多個學科知識相融合,有利于學生鞏固深化知識。另外,RISE教學也引入,把醫學知識前沿、診療新進展等融入陳舊的教材知識當中,學生的學習注入“新鮮血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當然多元化教學綜合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從長久以來的傳統授課教學模式過渡到多元化教學綜合模式,需要較長適應時間,對教師、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驗不足的年輕教師、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中,教學施行仍有困難。
總體而言,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元化的教學綜合模式把課堂的主動權從教師過渡交給學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更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當今腫瘤內科學教學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韓嘯.案例教學法在腫瘤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5):4435-4438.
[2]胡蓬勃,許玲,呂毅,王曉宇,孫斌,周國軍.PBL結合醫學視頻在急診醫學教學中的應用.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12.(01):45-46.
[3]黃文鋒.腫瘤內科臨床實習帶教的實踐與策略. 微創醫學.2018(3)
[4]王國俊,葉云,劉建等.“CBS-PBL-RISE”教學法在臨床見習及臨床藥師培養中的探索與實踐.中國藥房.2014.(24):2302-2304.
[5]林楠.CBL 聯合RISE 教學法在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衛生職業教育.2017(3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