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紅
摘要:隨著課改的深入,“生命化”教學已經逐漸走入到高職語文讀寫教學的實踐之中?;诖?,本文提出了擺脫模式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加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等五種實踐策略,希望對高職語文讀寫課堂的“生命化”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職語文;生命化;讀寫教學
“生命化”讀寫教學可以在提升課堂教學活力的同時,促進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但是,現階段的“生命化”讀寫的教學實踐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而相關的理論研究也還不夠成熟,所以本文針對高職語文“生命化”讀寫的教學實踐探索與研究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一、擺脫模式化教學模式
擺脫模式化教學模式是高職語文“生命化”讀寫的教學實踐的基礎。長期以來,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化現象嚴重。例如,魏書生老師的“自學六步法”,寧鴻彬老師的“六課模型式”、“五步三課型反復式”、“目標教學法”等等是多年教學實踐智慧的結晶,對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命化”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很多高職的語文教師往往是直接拿來使用,極端追求教學的模式化,從而不但沒有達到“生命化”效果,反而使得課堂更加死板。擺脫模式化教學模式,首先要根據高職語文教材內容的多樣性,進行不同教學目標與重點的制定,區分文章類別。其次,高職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隨機應變,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不拘泥于單一的教學模式,要有自身的創造性。最后,要結合自身的實際、學生的興趣愛好、接受能力以及教材內容的差異性,進行“生命化”讀寫教學[1]。
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增強高職語文“生命化”讀寫的教學實踐效果的重要環節?,F階段,部分高職的學生還存在著閱讀語句不順,寫作語句不通的問題,經常詞不達意,閱讀理解不到要領,對于課堂讀寫教學的“生命化”有很大的影響。長期以來,高職教學對于語文課程的德育、美育、思維訓練等功能過分強調,但是在詞語句段語言教學方面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所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十分關鍵。這就要求,高職教師在進行讀寫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突出重點,從整體出發,講述語言運用的精彩之處,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深奧與玄妙,輕重適度,對于非特色之處,少講或不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從而增加讀寫教學的“生命化”。例如,在讀寫課程中,可以針對修辭、語言表達、線索運用等方面進行介紹,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
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高職語文“生命化”讀寫的教學實踐的核心環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是要加強競爭機制的引導,營造歡快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促使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命化”。首先,教師要盡可能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其次,教師要擔當好指導的角色,履行自身的輔導職責。最后,豐富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例如,舉辦閱讀朗誦、口答比賽、情境表演等,把讀寫教學放到活動之中,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活躍課堂氣氛,對于語文課堂教學“生命化”特征的呈現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活動的思考,提升活動的意義與價值。
四、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
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高職語文“生命化”讀寫的教學實踐的關鍵。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都需要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作為支撐,特別是對于讀寫課程來說,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會影響其教師水平以及學生學習的質量。例如,數學家陳景潤的數學成就人盡皆知,但他卻不適合當教師的,就是因為語言表達能力不夠。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首先,教師要表達簡明清晰、準確精當、規范典雅、井井有條,較少課堂不必要的時間的浪費,才能更好地發揮出語文讀寫課堂教學的“生命化”特征。其次,教師還要熟練地掌握教材,盡量不用講稿,達到分析課文時可以深入細致、出口成章。如果教師可以做到自身讀寫的信手拈來,讀寫課堂的“生命力”也會更容易展現出來[2]。
五、增加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
增加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是提高高職語文讀寫教學“生命化”的重點舉措。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課堂中的應用逐漸增多,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語文讀寫教學,不僅僅可以提升教學的直觀性,還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以及生命力。增加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首先,教師要學會利用多媒體技術建立課件,減少書寫量,增加課堂容量。其次,要注意課件內容的實用性以及生動性,切忌過于花哨。只有這樣才能讓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吸引學生興趣的同時,實現課堂的“生命化”。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升高職語文“生命化”讀寫教學實踐的效果,就要從實際出發,從教學模式、學生語文素養、課堂主體、教師表達能力、教學手段等方面考慮,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課堂“生命化”程度。
參考文獻:
[1]陳燕平.小學中高年級“讀寫結合”式語文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 (17):182-183.
[2]李穎,張偉平.語文讀寫整合教學問題探討——系統論的視角[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 (17):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