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敏
摘要:據了解,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各個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音樂素養,而民族音樂是我國音樂教學體系中尤為重要的一環,有利于學生真正認識民俗文化,進而提升民族自豪感。本文將就民族音樂體系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解讀和分析,并具體闡述構建和完善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的相關舉措。
關鍵詞:民族音樂;教學體系;建構與完善
現階段我國民族音樂教學是極為重要的,我國民族眾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學生通過學習各族音樂,能進一步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推動我國民族音樂的向前發展。因此,各個高校應重視民族音樂的教學,本文將就民族音樂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和舉措。
一、民族音樂教學體系中存在的缺陷
(一)民族音樂教學并未得到有效落實
現階段民族教學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無論是專業藝術院校或普通高等學校,民族音樂的教學都沒有真正落在實處,主要體現在沒有相關完善的教學體系,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多流于形式,以分享民族歌曲為主,并未深入進行教學實踐。這種缺陷導致我國青少年對于民族音樂方面的知識匱乏,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發揚受到阻礙。
(二)對民族音樂教學缺乏重視
很多高等院校的教務處對于民族音樂缺乏足夠的尊重和重視,音樂教學體系中多為西方音樂的課程教材內容,對民族文化的提及甚少,使得民族音樂的教學長期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很多民族音樂的教師專業技能得不到發揮。正是由于對于民族音樂的不重視,導致了我國民族音樂發展的滯后和緩慢。
(三)缺乏完善的民族音樂教學體系
除了缺乏足夠的認識外,我國民族音樂教學體系也尚不完善,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民族音樂的教學流程趨于形式化,沒有完備的課程體系,在教材編寫和課程配置上比重都較小,師資力量也相對薄弱。這些問題作為建成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的輔助工作,亟待解決。
二、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一)注重師資力量的培養
健全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的首要便是配備專業的師資隊伍,只有師資隊伍得到強化,才能從課程內容和課程模式上做出變革,高等院校應加強師資隊伍的引進和培育,鼓勵相關教師進修深造和培訓,為民族音樂教師提供充足的教學環境。除此以外,還應聘請相關的民族音樂文化專家定期開展講座,真正將民族音樂進行傳承和創新。
(二)注重教材的開發和優化課程設置
與此同時,高等院校還應注重教材的開發和優化課程設置。我們知道,學生在學習時,多以課本為主,要想真正解決民族音樂的教學體系問題,首先要在課程配置上和教材內容上進行改進。例如,教材中應多加入一些民族文化的理論知識,像民族發展的進程、民族文化、民族語言和民族傳說等,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而在課程配置上,也應按照一門專業課的要求進行課程配置,在我國,從來倡導的是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因此,文化課和藝術課應同等重要。
(三)轉變觀念,給予民族音樂教學足夠的重視
除此之外,還應轉變觀念,給予民族音樂教學以足夠的重視。這方面的改革,應從上級開始進行轉變,需要相關教育部門充分認識到民族音樂作為一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真正重視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在教材的配備上和課程的安排上,都給予支持和理解,肯定這門課程的重要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促進我國民族教學體系的完善。
(四)促進教學體系的完善
我們知道,任何教學體系的完善過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斷的進行修整和調整。同樣,我國民族音樂體系的建構和發展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首先要明確民族音樂教學體系改革的目的,在于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因此,各個高等院校在相關的教學開展過程中,應適當的結合區域特色,增添教學資源,為民族音樂教學提供新的模式和新的探索。任何體系的完善和健全,都依托于管理部門結合自身的區域實際進行探索,只有在工作過程中,才能提出和發現更有價值的改進舉措。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的建構和完善非常必要,事關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因此,需要我們全面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我們相信,我國民族音樂教學的明天是充滿希望的。
參考文獻:
[1]張天彤.論高師民族音樂教育――兼論文化與教育的相關性[J].中國音樂,2014 (04).
[2]紀建功.民族音樂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重要性[J].大舞臺,2011 (07).
[3]柯唯.柯達伊的民族音樂教育觀[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09 (09).
[4]林溫良.民族音樂教育的現狀思考及對策研究[J].神州(下旬刊),201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