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杰
【摘要】化學作為高中教學科目中較難卻很重要的一門學科,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時,教師的“一言式”灌輸使學生對知識死板的接收,這就導致了面對一些比較晦澀的化學問題,學生就會有抗拒心理。而探究式教學方式作為新課程改革下不斷推進的教學方式,在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被廣泛推廣。下面將從高中化學課堂應用探究教學法的必要性和實際應用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 探究教學法 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62-02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改進,如何使學生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更加積極思考、主動學習,如何使化學課的課堂氛圍輕松活躍,如何在實現以上設想的情況下仍確保教學質量,這些都是當下高中化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探究教學法正是一個值得借鑒的教學手段,它作為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創新,在打破課堂沉寂的同時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學質量,使得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法應用的必要性
所謂的探究教學法就是課堂上要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起引導的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主動地對課堂問題進行探究,通過互相協助得出答案,這樣不僅能夠學到知識,同時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協作意識[1]。
同時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下,教學不再是一味追求只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更多的聯系社會的問題也被應用到知識的學習中,考試的題型也變得越來越靈活,這就意味著,傳統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適合當下社會,緊隨時代變化更替教學方式,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必然要求。
正如在高一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對于“混合物的分離與提純”,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將分離與提純的方法一一列出來,學生就照搬把這些方法記下來。而探究式教學方法中,教師會將化學中的分離和提純與日常生活中的過濾相結合,引導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并通過實例來引導出例如過濾、蒸餾、萃取、分液……等方式,并同時加入學生自己實際操作,這樣,會使得學生在自己動手中就記住了知識點。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法在課堂上的實際應用
(一)探究式教學法在理論課堂中的應用
對于每一節化學課,首先要學習到的就是理論知識,只有擁有了充足的理論知識為依托,接下來的學習才會更加順暢。因此,在探究式教學的理論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在課堂伊始,教師提出問題,這個問題要緊扣教學內容并且最好能夠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其次,教師將學生根據不同情況分為小組進行討論,小組內成員要進行明確分工;在小組得出結果后,將得出的結論進行分享。
(二)探究式教學法在實驗課堂中的應用
學習化學,做實驗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學內容,通過實驗教學,能夠使學生切身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使得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鍛煉。探究教學法在實驗課中就是采用一種課題研究的方式:首先教師要提出問題,學生在了解問題后,對問題提出假設,然后針對問題收集相關材料,對該問題設計出相應的實驗過程,再通過實際操作得出結果[2]。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在確保學生實驗的前提下,只對學生的實驗進行指導,其他全部由學生通過團隊合作來解決。
例如在進行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課堂實驗中,教師在課程開始前給出學生相應的問題,在學生了解問題后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提出假設,并列出做本次實驗所需要的化學工具,如試管、鐵架臺、酒精燈等,然后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列出實驗過程進行實驗。而教師要做的是對學生易造成危險的錯誤進行及時指出,并要求改正,比方在用酒精燈進行加熱之前,要預熱使試管受熱均勻,否則試管可能會因為受熱不均炸裂,以及在實驗過程中,要將試管口調成略往下傾,以避免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底部帶來傷害等等。這樣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能夠熟練使用實驗器材,合理安排試驗流程,并通過自己親手操作,對實驗結果有更深的印象。
結語
教學方式的更新換代、與時俱進是教育不斷發展的表現,這也要求像高中化學這樣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上,教師通過采取探究教學法,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具有多樣化,在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這不僅給學生的知識學習帶來了很大的進步,同時使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彭石輝. 探究性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17):147-148.
[2]徐雙泉.高中化學自主合作與探究教學法的應用及其實效性實驗研究[J].考試周刊,2017(7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