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明
摘要:文學作品中的專有名詞與其特定的文化背景、社會習慣息息相關,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我們應采取一定的方法以保證翻譯結果的準確性。筆者在本文中列舉了專有名詞翻譯的三個方法分別是:網絡輔助翻譯法,約定俗成法和加注法。
關鍵詞:專有名詞;文學作品;漢譯
一、專有名詞的特點
名詞可分為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專有名詞是表示人名、地名、事件名等特有的名詞,它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專有名詞與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聯系緊密,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其翻譯過程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翻譯過程中要緊密聯系其相關背景。
二、專有名詞的翻譯方法
(一)網絡輔助翻譯
網絡輔助翻譯是本次翻譯實踐中對專有名詞最主要的漢譯方法。筆者在借助網絡資源進行翻譯的過程中主要運用了直接查找法、對比分析法和檢驗法。
1.直接查找法
在文學翻譯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特殊的人名和事件名,我們不能直接通過紙質詞典或者已有的常識判斷如何翻譯,所以借助網絡資源可以得到答案。直接查找法中運用到的搜索引擎主要有Google,維基百科,百度百科,必應詞典,有道詞典等,我們也可以通過查閱相關網頁查找專有名詞的翻譯方法。
但是一些英文人名地名在中國并不出名,如果直接在中國的搜索引擎中查找不能直接得出答案,在Google上也只會顯示相關的英文解釋。這時我們不妨先將英文形式的專有名詞輸入百度翻譯,再將翻譯之后的中文輸入搜索引擎。這時可能會有相關的文章出現,我們可以看看相關文章中是否出現了我們想要的翻譯結果,通過對比篩選方可得出最后的翻譯結果。
以下面這段話為例:According to leading American political psychologist Aubrey Immelman,the malignant narcissist harbours a siege mentality behind his grandiose facade.
我們需要查證“Aubrey Immelman”這個人名的中文譯法,將其輸入百度我們發現沒有任何相關中文翻譯,通過Google和維基百科也只能得到這個人的英文簡介。因此我們不妨將它翻譯之后再查找。通過百度翻譯,該人名的翻譯結果為“奧布里·伊梅爾曼”,將該翻譯結果重新輸入百度后可以看到相關文章對此人名的引用。經過結合原文上下文和維基百科上的英文簡介我們可以得出此人的身份為心理學家,而百度中出現的相關文章對此人的頭銜也是心理學家,因此我們可以確定該人名可以譯為“奧布里·伊梅爾曼”。
2.拋磚引玉法
對于一些人名、地名、事件名的翻譯譯者也可以通過查找與該詞匯相關的內容來確定其翻譯方法。以這段話為例:
In order to reach the Führers office,visitors passed through the Great Marble Gallery which at 480 feet(146 metres)long was twice the length of the Hall of Mirrors at Versailles.
其中的“Great Marble Gallery”通過首字母大寫可確定為是專有名詞,那么我們是否可以按照字面的意思翻譯為“大理石走廊”呢?在百度中鍵入“Great Marble Gallery”沒有確定的中文翻譯。通過結合上下文,可以判斷“Great Marble Gallery”位于希特勒的總理府,我們可以在百度中鍵入“大理石走廊”和“總理府”兩個關鍵詞,可以在許多中文文章中看到大理石走廊的相關介紹,因此我們可以確定“Great Marble Gallery”可以譯為“大理石走廊”。
3.檢驗法
在查閱到某個專有名詞的漢語翻譯后,譯者會存在對于譯法準確性的擔心,這時我們可以采用檢驗法來檢驗翻譯結果是否正確。我們可以將所查找的翻譯結果重新鍵入百度、維基百科等搜索引擎中,查找這種翻譯方法是否已經被其他人用過并為大眾所接受。例如在筆者曾參加的一個翻譯項目中有這樣一句話:“Hitler had chosen to attend a meeting in the Sterneckerbrau beer keller in the citys Tal district。”其中對于“Sterneckerbrau”的翻譯在Google中沒有統一的翻譯形式,但在相關文章中這個詞被譯作“施端納克勃勞啤酒館”。我們不妨將“施端納克勃勞啤酒館”輸入到百度中進一步查證,搜索結果顯示有大量的文章采用了“施端納克勃勞啤酒館”這一名稱,因此我們可以采用這一翻譯方法。
(二)約定俗成法
根據中國地名委員會在1983年頒布的《外國地名漢字譯寫通則》,在翻譯外國人名地名時要遵循“約定俗成”和“同名同譯”的原則。所謂的約定俗成,指的是根據其社會背景和文化習慣,某個專有名詞的翻譯方法經過長期的翻譯實踐被公認,并為大家遵守和沿用。例如“Locarno Treaty”我們習慣將其譯為“洛迦諾公約”,但通過查找“Locarno”還有其他譯法例如,“羅迦諾”、“羅卡諾”等。根據習慣的用法我們可以毫不遲疑地譯為“洛迦諾公約”,因為這更符合大家的閱讀習慣,更便于讀者的理解。
(三)加注法
在一些專有名詞的翻譯過程中,譯者可以做到充分了解專有名詞的含義并準確給出對應的中文翻譯。但是對于一些專有名詞,讀者并不能通過字面意思準確理解其含義,因此我們可以在專有名詞的翻譯之后加上注釋,以方便讀者的閱讀和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例如“Stock Market Crash of 1929”根據約定俗成的方法我們可以將其譯為“1929年大崩盤”,為了進一步方便讀者理解我們可以在該專有名詞之下加上譯注以進一步解釋。“1929年大崩盤(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是一場歷史事件,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崩盤事件”。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對于文學作品中專有名詞的漢譯主要有網絡輔助翻譯法,約定俗成法和加注法。通過不同的翻譯方法方可確保翻譯結果的準確。
參考文獻:
[1]周萍.專有名詞網絡輔助翻譯[J].湖南: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1 (1):99.
[2]王軍禮.網絡資源在翻譯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翻譯,2007 (2):36-40.
[3]胡維佳.功能翻譯理論指導下的專有名詞翻譯[J].上海翻譯,2006 (4):36.
[4]咎如君.論專有名詞化譯的一般策略—-以《歷史上的譯者》中譯本為例.
[5]外國地名漢字譯寫通則.北京:中國地名委員會,1983.
(通訊作者: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