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校可以利用朋輩榜樣為其開展示范教育,讓大學生在同齡人的激勵、幫助、引導下逐漸實現思想道德建設、健全人格培養以及專業技能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從大學生朋輩榜樣的基本內容出發,對示范教育的路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大學生 朋輩榜樣 示范教育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75-01
一、大學生朋輩榜樣示范教育的概述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每每提到心目中的偶像或者榜樣,我們會下意識地與將其與一些英雄人物相重疊,但是不得不說這些英雄人物離我們太過遙遠,對學生而言這種過分拔高的榜樣示范由于缺乏直觀的情感體驗而顯得蒼白無力。大學生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不斷發展,其在選擇榜樣的過程中也更加慎重,這些只停留在書本中的榜樣的示范作用難以產生長效作用,而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交流與引導則是不容忽視的。基于此,朋輩榜樣示范教育逐漸被引入到教育體系中來,并受到學校、教師、學生的普遍認可。
“朋輩”即“朋友”和“同輩”的意思,這一群體通常具備相同或相近的年齡、價值觀念、社會閱歷、生活習慣、思維方式、興趣愛好等;而榜樣則是指被效仿的人或者事物,在大學生教育引導中,將朋輩與榜樣相結合,即利用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種原因具有共同語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觀念或行為技能,能夠起到明顯的示范指導作用。
二、大學生朋輩榜樣示范教育的路徑探析
1.培育榜樣
朋輩榜樣由于與大學生的現實生活非常貼近,因此學校在選擇與培育的過程中應該更加慎重。首先,迎合大學生的心理環境,目前“90后”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群體,他們強調個性,反感遙不可及的榜樣,對于可親、可近,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人和事有著強烈的熱情,因此,學校應堅持科學性、合理性和時尚性的原則,為學生選擇樂于接受,并賦予感染力的朋輩榜樣,讓學生在效仿與學習中逐漸融入大學環境,并強化向榜樣靠近,提升自我的動力;其次,注重榜樣的多元性,避免樹立單一的學術造詣和專業技能方面的榜樣,從思想、價值理念、政治素養、心理健康、創新意識、生活情感等多方面樹立標桿,為大學生的發展提供多元化指導。
2.宣傳榜樣
對于選擇與培育的朋輩榜樣,學校應該做好宣傳工作,讓這些榜樣能夠走到學生中來,并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這樣才能體現示范、激勵、引導和帶頭的教育效果。在宣傳榜樣的過程中學校一方面應深入挖掘榜樣背后的故事,例如通過對自身、同學、師長等對象的采訪,撰寫專欄故事,并利用廣播、校報、微博、微信等多種媒體途徑進行宣傳,以適應大學生的信息獲取習慣;另一方面確保信息的真實性,貼合實際,避免藝術加工,為大學生還原一個最真實、最樸素的朋輩榜樣,同時利用具有時尚元素的策劃與包裝擴大其在學生中的影響力。
3.構建環境
自由、民主、開放、和諧是高校教育的理想環境,師生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發揮自己的創新活力,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為學校發展提供動力。基于此,在朋輩示范教育中,學校應注重對校園環境的構建,讓朋輩榜樣能夠真正發揮示范作用。例如學校應注重對校園文化的構建,利用體育、藝術、專業技能比賽等活動,為朋輩榜樣的脫穎而出提供良好的平臺;在優秀學生評比的過程中,應保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確保信息透明,提高朋輩榜樣的說服力等,而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用平和的心態、正確的理念看待身邊的榜樣,并樂于在其示范引導下提升自我。
4.注意問題
與一般意義上的榜樣不同,朋輩榜樣來自大學生群體,因此其更加敏感,因此,學校在落實朋輩示范教育的過程中,應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注意,例如學校應注重對朋輩榜樣威信維護,避免激發學生的負面情緒;在互聯網環境下,注意朋輩榜樣的隱私,引導學生在相互尊重、相互信賴中增進情感;注重對朋輩榜樣個人的培養,避免塑造驕傲自滿、居高臨下等負面形象,以真正體現示范的作用。
三、結束語
總之,相較于過分拔高的榜樣教育,朋輩榜樣的示范與引導更加“接地氣”,一方面同齡人的成就能夠對大學生產生強烈的激勵作用,另一方面在于榜樣的直接接觸與溝通中,大學生能夠自覺反思自己,并強化榜樣的引導效果。基于此,高校在大學生培養中,應注重朋輩榜樣的樹立,構建良好的示范教育環境,以促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坤,任艷萍.高校榜樣教育的實效性探究——關于發揮大學生先進典型示范作用的思考[J].學理論,2018(02):217-218.
[2]袁慎芝.大學生朋輩道德示范教育構建的可能及其實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6):65-66+85.
作者簡介:
王躍娟,河北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