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婭
【摘要】本文著重分析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設計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探索了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設計基礎教學的方法,以優化建筑設計基礎教學,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 建筑設計基礎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TU201-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228-02
在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的背景下,培養應用型人才已經成為高校的重要任務。建筑專業必須加快建筑設計基礎教學改革,優化建筑設計基礎教學方法,培養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研究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筑設計基礎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建筑設計基礎教學質量,而且對應用型建筑人才培養和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意義深刻。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設計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
1.缺乏針對性的課程內容
應用型本科院校傳統的建筑設計基礎課程主要包括色彩構成、立體構成和平面構成。然而,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建筑設計基礎課程教師以工藝美術類技能講解為主,強調學生美學修養的提升和構圖造型能力的培養。建筑學專業需要增強針對性訓練,明確建筑構成的意義和概念。而工藝美術技能講解通用于藝術設計,導致建筑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難以突出建筑特色。
2.過于注重表達技能
受傳統建筑專業教學的影響,很多高校建筑設計基礎課程教學過于注重學生的表達技能訓練,強調學生所設計的建筑表達圖面的效果,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建筑線條、制圖、渲染、描繪等基本技能的培養上。然而,隨著三維虛擬空間和計算機制圖在建筑設計領域的應用,建筑模型制作和手工制圖逐漸被取代。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建筑設計基礎課程仍以表達技能的培養為重點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建筑設計的發展。
3.缺乏對建筑空間的重視與理解
高校低年級建筑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較少,缺乏對建筑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經常在設計過程中模仿流行的建筑,過于注重建筑的形式,缺乏對建筑空間、建筑技術、建筑形式及其關系的重視。并且,很多高校建筑設計基礎教學過于注重學生對建筑形式的設計,忽視了學生的建筑空間體驗,不利于學生建筑空間想象力的培養,嚴重影響學生建筑設計能力的提升。
4.忽視創造性思維培養
創造性思維是學生進行建筑設計的關鍵思維,然而現階段,受傳統灌輸教育的影響,很多高校建筑設計基礎教學過于注重學生對建筑設計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忽視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學生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強調學生對現有建筑的復制與模仿,要求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掌握理論知識,缺乏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嚴重影響學生的建筑設計創新。
二、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設計基礎教學方法
1.完善課程作業
建筑設計基礎是建筑專業的基礎課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建筑專業基礎,因此,學校應加強重視建筑設計基礎教學,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為此,高校建筑專業應強調建筑設計基礎課程作業的綜合性,通過課程作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強化學生對建筑設計的體驗,加強學生對建筑設計的實際了解。并且,高校建筑專業應注重學生對建筑技能的學習和建筑空間形態的體驗,強調學生建筑空間形態想象力的培養,避免學生建筑設計的形式化,強化學生對建筑設計的整體理解。
2.強調創造性思維培養
針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不足,高校建筑設計基礎教學應積極強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為此,高校建筑設計基礎教學應改變學生的模仿習慣和復制習慣,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建筑設計知識進行創新,幫助學生積累創新設計經驗,不斷提高學生的建筑設計創新能力。并且高校建筑設計基礎教學應強調學生創新觀念的培養,加強學生對創新重要性的了解,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能夠在建筑設計基礎學習過程中自覺進行創新。
3.加強交流與合作
交流與合作是學生進行知識探索的重要途徑,因此,高校建筑設計基礎教學應積極改變傳統的課堂灌輸模式,加強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為此,高校建筑專業在建筑設計基礎教學過程中應加強教師與學生的合作交流,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鼓勵學生積極向教師提問,尋求教師幫助,與教師共同探索建筑設計難題。并且,高校建筑設計基礎教師應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課堂作為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探討的重要場地,強化學生對學習難點和建筑設計重點知識的交流與探討,讓學生通過合作掌握建筑設計基礎知識。
參考文獻:
[1]劉力,徐蕾.以學生認知為導向的建筑學專業低年級設計課教學研究[J].華中建筑.2014(04)
[2]崔麗,茹克婭·吐爾地,肉孜阿洪·帕爾哈提.傳承·發展·突破——建筑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