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芬
1.大豆選種
大豆種子的質量好壞對大豆的質量和產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大豆種植中首先就需要做好對大都的選種。在進行種子的購買中,需要選購一些粒大飽滿,并沒有病蟲與雜質的大豆種子,同時還要注意包裝對種子的質量標準要求,一般要求大豆種子的質量標準為:種子的純度和凈度都不低于98%、發芽率要高于90%、含水量要低于13%。
2.種子處理
為了提高大豆種子的發芽率,在進行播種前還需要對其進行2-3天的曬種處理,在曬種時要盡量薄鋪和勤翻,同時還要避免受到強光的曝曬,這會導致其皮破裂而造成病菌的浸染;然后,還需要進行拌種處理,為了防治大豆出現根腐病和霜霉病,可以使用福美雙或者50%的克菌丹可濕性的粉劑以4%的種子量進行藥劑的拌種,能夠有效的防治蠐螬、金針蟲以及螻蛄等害蟲,還可以使用一定辛硫磷的乳劑進行悶種,在拌后的4個小時再進行播種,另外,還可以使用大豆的專用種衣劑進行包衣,這樣可以防治大豆的根腐病以及孢囊蟲病等。
3.種子播種
在大豆播種的過程中,要先做好其播種前的準備處理工作。首先需要做好整地處理,其也是是大豆播種中的關鍵環節,在未經過秋翻地塊來說一般選擇原壟卡種方式,對秋翻但未起壟的地塊則選擇平播后的起壟或者平作窄行進行密植,對土壤墑情比較較差的地塊應該選擇深開溝、淺覆土和重鎮壓的方式,對干旱十分嚴重的地塊,應該選擇行間的覆膜播種方式,同時還要保證連續的作業,避免土壤水分出現散失。在播種中要把握好地溫的回升時機,若耕層的地溫較穩定,且高于五度,就可以進行播種,并根據土壤的情況和地塊的溫度鎮壓,如果在播種后存在了干旱現象,要做好預防與抗旱的準備,還要對大豆出苗的情況進行檢查,如果出現了干芽、缺苗、壞種或者斷條的情況,就需要及時的采取補種措施,保證其生產的產量,同時,大豆栽種的時間務必要保證適宜,在東北地區其栽種的時間一般在四月末至五月的中旬期間。
4.田間管理
4.1移苗、間苗和定苗
苗期管理是大豆種植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其對大豆的產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大豆苗期管理主要包括移苗、間苗和定苗。在大豆缺苗的時候,需要進行及時的移苗補栽工作,在進行補栽中需要對土壤的溫度情況進行考慮,若土壤比較干燥,還要進行適當的澆水處理,保證其有良好的濕度,在移栽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適當的苗肥追施,保證移苗補栽相關的幼苗和原有豆苗具有一樣的長勢;在進行間苗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對病害蟲與細弱苗進行去除,來促進好苗能夠健康的生長,若是存在嚴重的缺苗,就需要進行及時的補種;間苗主要是針對那些長得不強壯和不健康病苗與弱苗去除,從而為健康豆苗提供良好生長的條件,間苗時間也要把握好。
4.2測土配方科學施肥
根據不同的土壤肥力實際情況與當地的自然條件情況,通過化驗和計算,對化肥的施用時間和用量進行確定,常用分層深施的方式進行施肥,也就是將底肥施于壟下的16-18cm位置處,其用量大致占60%的總施肥量,其種肥施用在種下的4厘米位置處,其用量大致占40%的總施肥量,另外,于站花期到終花期期間還需要根據其長勢采取葉面的噴施,從而來滿足不同的生育期大豆對肥料具有的需求,實現對肥料的利用率提升。
4.3中耕除草
在大豆的生長中,避免不了存在雜草的情況,甚至雜草的清除也比較難,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雜草的清除。不同的土壤情況選擇使用的除草凡是也不同,土壤墑情比較好,則可以采取苗前封閉進行除草,一般選用乙草胺或者異丙草胺等藥劑,土壤墑情比較差,則可以采取苗后莖葉進行除草,一般選用精喹禾靈或者高效氟吡甲禾靈等藥劑,對那些生有須根并且難根治雜草,則就需要選用草甘膦進行清除。
4.4病蟲害防治
大豆在種植的過程中還面臨著大量的病蟲害情況,一般常見的有霜霉病,局部存在花葉病以及炭疽病等類型。大豆的霜霉病主要對大豆的葉片、種子和莢果進行危害,一般發生于多雨的季節,霜霉病在20℃-24℃的溫度范圍內易發生。對大豆產生危害的蟲害一般是豆小卷葉蛾,局部出現蚜蟲和豆芫菁等類型,豆小卷葉蛾的危害比較嚴重時,其頂梢數葉就會卷結和郁閉,導致頂梢出現枯死而停止生長,由于其對黑光燈有著很強的趨性,就可以采取設燈的方式來對成蟲進行誘殺,同時還可以于成蟲的盛發期與卵孵化期進行噴藥來防治。
5.收獲
大豆的收獲可以選擇分段收獲與聯合收獲的方式,如果其田間的70%植株出現落葉,其植株出現變黃,則就可以采用機械或者人工方式進行割曬,如果大豆的葉片全部出現脫落,其籽粒歸圓并呈現良好的色澤,含水量也小于18%,則就可以使用帶撓性的割臺進行聯合的收獲。在收獲中要求其割茬盡量不留底莢和不丟枝,保證田間的損失在3%以下,同時破碎率也要低于3%。
(作者單位:152300黑龍江省海倫市東林鄉農牧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