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敏
玉米寬窄行栽培技術的出現,對于傳統的種植模式中存在著很多方面的優勢,具有良好的通透性,透光性,能夠對風蝕,水蝕的現象給予防備,土壤的蓄水能力也更強。為了保證玉米栽種技術的規范化,本文就對寬窄行栽培對玉米生產發育及產量的影響做出幾點分析。
玉米寬窄行栽培技術的應用,應從多方面著手,是保證玉米產量和質量的關鍵,當然控制玉米寬窄行栽培技術也非常關鍵,這種栽培方式的應用,也就是對寬行,窄行相同的方式來進行培育,一般情況下寬行的播種行距應該控制到85到90厘米之間,在窄行的行距,應該控制到45到48厘米之間,通過兩種方式相互結合,來使玉米的產量升高力度,經濟效益也就隨之增高,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一影響玉米的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因素
1播種及收獲期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綜合分析來看,玉米最適宜播種期應在5月28日至6月3日,玉米的成熟日期在9月18日左右,玉米如果收獲的過少,對玉米的品質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如果收獲的過晚,也會影響其他農作物生長和播種的時期,所以玉米的收獲期應定在9月18日前后幾天。才不會影響玉米的產量。
2氣象因素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綜合近八年的氣象因素來看,在玉米生長期正常的情況下,生長期積溫和日照成正比的關系,降水量和日照成反比的關系。也就是說,降水日數越多,日照時間越少,因此在玉米品種和土壤肥力不變的情況下,應該充分考慮氣象因素對玉米生產的影響,陰雨天氣多,光照時間就少光合作用自然就差,天氣炎熱,土壤水分蒸發和植物消耗的水分大,這些因素都不利于玉米的生長。
3田間管理對產量的影響
由于玉米生育的周期較短,從播種到收獲大概只有110天左右,所以玉米的田間管理十分重要,苗期玉米要進行查苗,要及時進行除草,定苗,噴射農藥,防止病蟲害發生,在玉米七葉期前后使用追肥,中國玉米收獲后,要及時進行晾曬,防止霉變或發芽,保證玉米的品質。
二、影響玉米寬窄栽培對玉米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因素
1科學選種
玉米寬窄行栽培技術的應用,首先前期要做好選種的工作,由于寬窄栽培技術的特點,應選用耐密性的玉米品種,玉米間行距大,能夠實現對陽光的充分利用,具有良好的通風性,常見的耐力性品種有很多,我們應選取這些品種來作為玉米寬窄行培育的重要品種。
2規范整地
玉米寬窄行培育要進行科學規范的整地,整地工作需要選擇在秋季,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輸入一定量的低肥,首次種植的土地,因為前面種植農作物種植均勻,需要對土地進行滅茬和翻耕,以開展寬窄行相間的類型。如果上一年種植之后,只需要對寬窄行進行翻耕,也可輸入一定量的低肥,在進行翻耕時,要保證土壤呈松散,細碎地面平坦的狀態,翻耕的深度應該控制在17厘米以上,農戶在輸入低肥時,要保證均勻,松散施肥的深度應控制在12厘米左右,應適度加大肥料,整地完畢后,要對土壤進行鎮壓,借助鎮壓氣進行鎮壓,這樣保證土壤表面硬,土壤底層相對松軟,整體表層土壤保持疏通。
4開展除草作業
土壤壓實之后,要做好田間的管理,首先就要將除草作業作為首要工作,農戶應該選擇高效,無殘留的藥物來進行除草,在出苗前要進行除草,苗前的除草可以選用阿一合計進行除草。噴施除草劑的時間應選擇在播種后,出苗之前,切不可等到雨后噴施,否則會無法抑制苗芽的生長,若在出苗前為及時進行除草會導致雜草大量的滋生,從而影響玉米的生產質量和產量。
5做好施肥工作
對于玉米寬窄行的培育來講,施肥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追肥的時間,通常會選擇三6月25日左右,會選擇雨季開始前,當玉米株生長到55到70厘米時,進行追肥是最合適的,施肥工作的開展需要借助機械設備對土壤表面選入松土與深度,深度松土的深度,應該控制在55厘米左右,下部為20厘米左右,追肥的深度應保持在12厘米左右。
6強化病蟲害的管理
無論使用何種的栽培方式,病蟲害的管理始終是一項最為關注的話題,病蟲害會嚴重的危害玉米的產量和質量,針對病蟲害的管理,應借助生物與農業防治技術,在環保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化技術,實現對玉米病蟲害的防治,農戶應該意識到病蟲害的危害,做好預防根據以往的種植經驗,提前噴施相應的藥物。
7播種
玉米播種的時間應該確定在春季,保證光面深度為10厘米處和土壤溫度應該保持到10到12度來進行,一般最佳的種植日期為4月18日到4月25日之間,人工攝入足量的低肥,施肥的位置確定在種子一側的6到8厘米處,或是種子以下六6到8厘米處,玉米種子的播種方式,若上一年進行栽培過,需要從土地的一旁進行播種的寬行距控制在88到90厘米之間。窄行的行距應該控制在44到48厘米之間,保證兩種栽培方式相互交替與穿插,若是第二年栽培,要首先將上一年栽種的寬行的中心點為中心點,在此位置上播種窄行,窄行的行距保持在45到48厘米之間,按此順序逐漸進行播種,播種完畢之后,要對播種的區域進行鎮壓,鎮壓的壓實度,也應該根據區域土壤的情況而定。
綜上所述,運用玉米寬窄行的培育方式得到了良好的應用,應用的效果更佳,玉米的種植密度增加,通過寬轉行相互結合的方式,在行距間留出更多的空間,讓玉米有更多的光照,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質量與產量。
(作者單位:064300 遷西縣農牧局羅屯農業技術推廣綜合區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