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青
我國屬于工業大國,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農業生產為我國人民提供了基礎保障,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產業。隨著我國積極的快速發展,人們是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農產品的質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多數人對農產品的需求不在只局限于飽腹,更多的人們將目光投向了綠色產品、生態產品,為了自身的健康,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傾向于購買和使用健康的農產品。基于這一特點,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向已經基本確定,就是建立完善的生態農業體系。通過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但為了避免病蟲害對農產品生長產生的不利影響,又需要采取相應的對策和手段,植保技術的發現和應用,很好的滿足了這一要求,成為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保障。
一、 生態農業和綠色植保技術簡述
生態農業的具體表現為,對環境不造成污染,不破壞生態平衡,在農業生產中,保護和改善農業環境,遵循自然規律,從而提高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綠色植保技術主要是指,通過使用生態治理方式、生物控制、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等綜合型防治措施,用來更好的控制農業生產中有害生物繁殖和增長的環保型植物保護技術。隨著人們綠色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對可持續性發展的需求越來越高,通過應用綠色植保技術對病蟲害進行控制已經成為新時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在農業生產中推廣和應用植保技術,能夠有效減少化學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從而避免因噴灑農藥導致人們日常食用的農作物農藥超標現象的發生,也能促使農業發展和生態平衡的和諧統一,促進我國農業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隨著我國對農產品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已經人們對綠色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大,綠色植保技術已經開始在我國推廣和應用,并且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二、 在生態農業中應用植保新技術的主要方式
(1) 新植保技術中性誘劑的應用
昆蟲的性外激素在同類中可以成為一種信息的傳遞,吸引異性昆蟲,通過模仿這種信息,可以對有害昆蟲進行捕殺。在生態農業中,通過人工合成的方式,制作性誘導劑,并將它當成誘餌使用,是一項新型的植保技術。基于目前在實踐中使用的性誘導劑進行分析,其主要依托橡膠進行使用,經過工藝處理的性誘劑能夠均勻的分布在橡膠表面,以防止誘導劑快速揮發,通過使用這種誘導劑捕殺有害昆蟲,可以代傳統的殺蟲劑,避免了化學藥物對農產品及環境帶來的危害,從而更好的觀測了生態農業理念。這種誘捕劑的誘芯通過使用碎料帶或玻璃瓶進行避光保存,不使用時應放置在冰箱中,當需要使用時取出。誘導劑根據需求不同,有很多種類,其持續的時效也有區別,一般情況下的誘導劑有效期為三個月。在使用誘導劑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或檢測害蟲時,需要每代更換一次,以保證效果。
(2) 新植保技術中殺蟲燈的應用
殺蟲燈主要利用的是一些種類昆蟲的趨光性,在實際應用中,頻振式殺蟲燈的使用率較高,也取得了很好的殺蟲效果,頻振式殺蟲燈在光誘導的基礎上,還結合了波、味和色等三種誘劑,所以殺蟲效果更好,并且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也不會影響人類和牲畜的健康,具體可以對四十多種害蟲進行有效誘殺,所以獲得了廣大農業生產者的認可。有相關研究數據表明,頻振式殺蟲燈對降低蔬菜田的棉鈴蟲數量有明顯效果。另外,通過實驗得到,掛燈區的蟲卵數量要比非掛燈區蟲卵的數量低百分之七十七以上,而害蟲的數量則能減少百分之八十一。所以,通過實驗可以得到證實,頻振式殺蟲燈對蔬菜棉鈴蟲有明顯的防治效果,可以明顯的減少害蟲對農產品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殺蟲燈殺蟲的方式主要采取了物理方式,所以能夠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確保害蟲數量快速下降,有效的保障了農業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對生態農業的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另外,這種使用物理方式的滅蟲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因使用化學藥劑使用量,更好的減少了化學藥劑對環境的危害,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更好的推動了我國農業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協調發展關系,對我國的糧食和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 新植保技術中黃板的應用
黃板殺蟲主要是利用害蟲的趨色性,而黃色在眾多顏色中,具有更好的誘蟲性。黃曲條跳甲蟲是一種蔬菜植物中的主要害蟲,防治方面相當困難,在過去對這種昆蟲進行治理時,只能通過使用各種毒性極強的農藥,并且需要重復多次才能達到殺滅效果,通過使用植保技術紅的黃板誘殺方式,可以對這種害蟲進行有效捕殺,同時避免了因噴灑大量農藥對環境和作為造成的危害,從而保證生態農業的發展。并且,通過使用這種方式對害蟲進行誘殺,能夠更好的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得到農民群眾的支持與認可,特別是使用植保技術對蟲害進行防治的方式,不僅需要得到農民的認可,還需要農民群眾主動學習和應用,這就需要提高農業生產者的責任意識,不在追求眼前利益,而是重視長遠發展。
(作者單位:211515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橫梁街道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