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霞
當前,水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直接關乎到我國生態環境的和諧。其中淡水養殖活動與水質安全有著密切的聯系,養殖戶在進行青蝦池塘養殖過程中,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了環境因素,進而導致了水質污染問題。基于此,本文將借鑒環境友好型效率標準,實現青蝦養殖兼顧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
1.青蝦池塘養殖環境效率研究方法及數據分析
1.1采用的研究方法
接下來將以青蝦池塘養殖為例,采用CCR模型與SBM模型,針對青蝦養殖的環境效率來展開測定,進一步明確青蝦淡水養殖會對環境條件有何種影響,構建出環境友好型的效率衡量標準,從而更加科學合理的指導我國的淡水養殖生產活動。
設定規模收益不變為前提,采用CCR模型來進行青蝦養殖戶經濟效率的測量。主要形式為:設定J為養殖戶的數量、m為養殖戶的投入種類,而s則為養殖戶的產出種類,進行相應公式的計算。運用CCR模型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對第d個養殖戶進行線性規劃問題的計算。以ω作為輸入的權重向量,以μ作為輸出的權重向量。而Edd看做是效率值。如果Edd的值為1時,代表某d養殖戶處于前沿面,這說明是有環境效率的。如果Edd為其他數值,則說明該d養殖戶是欠缺環境效率的。
SBM模型的引用能夠真實有效將生產過程反應出來,其在本質上依托于松弛測度的非角度和非徑向的DEA模型。其優勢在于有著高精度的效率識別能力,因而SBM模型是當前開展環境效率評價最常用的方法。對于SBM模型的定義具體表現為:設定生產系統中存在著n個決策單元,各個決策單元的投入向量設定為X,明確期望產出與非期望產出的向量值分別為:Yb∈Rs2、X>0、Yg>0、Yb>0。通常情況下,在確定規模報酬不變的前提下,得出的生產可能集如下:
P={(x,yg,yb)|x≥Xλ,yg≤Ygλ,yb≥Ybλ,λ≥0}
基于SBM模型進行非期望產出效率值的計算,用s代表投入與產出的松弛變量,而投入要素、期望產出以及非期望產出的松弛變量數值則分別用s-、sg和sb來進行表示。其中環境效率水平用ρ*來表示,要求0≤ρ*≤1。針對某一個決策單元,只有在ρ*的值為1的時候,也就是說s-、sg、sb的值均為0的時候,養殖戶是有效率的。這說明當ρ*=1,這一決策單元屬于生產前言,不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進。
1.2青蝦養殖的指標選擇
現階段,養殖戶在開展青蝦池塘養殖期間,需要進行多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了青蝦苗、飼料、餌料的采購,養殖所需機械設備以及化學藥物的投入,以及養殖中所耗費的水面租金、水費、電費、人工費等。具體說明如下:在我國,有一部分養殖戶在開展青蝦養殖時,所采用的養殖水面是自有農田。基于此種情況,將水面租金這一部分進行折算,以此作為當地單位面積農業收入的平均數值;一般情況下,青蝦苗的投入多會采用以下兩種方式:一是自我繁育的方式:采用抽樣檢查的形式來進行蝦苗規格與養殖密度的明確,從而大體上估算青蝦苗應該投入多少。二是人工投放的方式:具體的投放數量將以重量(kg)為基準單位;目前,我國的青蝦養殖最普遍的模式即為家庭養殖模式。此種養殖模式會將家庭所出的勞動力納入到人力投入的方面。同時,針對另外雇傭的勞動力,則應依據青蝦養殖收入占據農業收入的比重,來折算青蝦養殖活動中,勞動力具體承擔了多少;此外,針對機械設備方面,所需投入包括漁船、投喂設備以及打水設備等。以各個設備的平均使用年限為基準,來進行每年折舊額的計算,從而明確每年在機械設備方面具體投入了多少。
在針對青蝦池塘養殖環境效率研究的過程中,將青蝦養殖產量設定為期望產出,用Yg來表示,而氮、磷的排放量則設定為非期望產出,分別用Yb1與Yb2來表示。此次研究以某市的青蝦養殖為取樣地點,得到了160個有效樣本,因而研究結果能夠說明一定問題,具有代表性。
2.青蝦池塘養殖環境效率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次所開展的研究主要采用了SBM模型,針對各單元養殖戶的環境效率值進行具體的測算。因環境效率具備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雙重優勢,所以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以1:1作為期望產出同非期望產出的權重比。通過此次測量與研究,說明當前淡水養殖在環境效率方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160個樣本中,有效值僅僅占據很小的一部分,平均效率值極低。為了提高本次研究的科學性,進一步明確青蝦養殖中經濟效率與環境效率的實際情況,引用了CCR模型。針對各養殖戶的經濟效率進行測量。經過一系列的研究,該市青蝦養殖中,所獲得經濟效益明顯要高于環境效益。這也說明了,我國淡水養殖的環境效率較低。之所以在青蝦池塘養殖中,環境效率低于經濟效率,根源在于養殖戶的養殖活動更側重于短期獲利,而長遠的社會效益則很少會被納入考慮的范圍。因養殖戶在進行資源配置時,主要目標就是得到更多的經濟收益,長此以往,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將會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平衡。要求養殖戶轉變養殖理念,提高思想覺悟,加強對水產養殖環境效率的重視。在開展養殖活動時,權衡環境效率與經濟效率的關系,積極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避免對水質安全造成負面影響。
(作者單位:061001 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