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文
種子是農作物增產的重要因素,種子的貯藏和保管是農作物能否正常生長和增產的重要環節,如果管理不善,會使害蟲危害嚴重,導致種子的生活力降低,數量減少,嚴重的會使種子霉爛,使農業生產受到很大損失。因此,做好農作物種子的貯藏和保管,采取相應的科學管理措施,對于保持種子生活力,提高種植收益,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種子的貯藏技術
種子貯藏技術包括種子及種子垛、堆的物理性質,種子本身內在所發生的生理生化作用以及這些性質與外在因素的聯系。大多數種子特性與貯藏穩定性和種子壽命長短有密切關系。因此,熟悉和掌握這些性質,才能使先進的技術措施發揮更大的效能,保持良種的優良種性和種子的生活力。只有合理的運用這些錯綜復雜的關系,把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才能達到安全貯藏的目的。
1.1 種子的物理性質
農作物種子由于形態特征、結構及化學成分的不同,其物理性也有很大差異。種子的物理性質有比重、容重、密度、孔隙度和散落性等。在農業生產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農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受到復雜的外界條件的影響,常常在種子的物理性上如比重、容重、密度、孔隙度和散落性上反映出來。種子物理性與化學成分也密切相關,如:小麥種子蛋白質含量高時,其硬度和透明度也高。而油料作物種子含油越多,則其比重越小,從種子經營角度看,種子物理性關系到合理制定種子分級、清選、干燥。貯藏等技術措施。
1.2 種子貯藏的生理性質
種子在貯藏期間的各種生理過程,直接影響種子的生活力與播種品質,而種子的生命力又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因此,掌握種子在一定條件下的新陳代謝規律,對創造適宜的貯藏條件,制定正確的貯藏技術具有特殊的重要指導意義。種子貯藏過程中的生理有:種子的呼吸、后熟、抗性、水分、衰老與壽命等。
1.3 種子的呼吸作用。種子是有生命的活體,在貯藏期間,新陳代謝的主要表現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種子細胞內進行的一個十分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即活細胞內的營養物質在游離氧的參與下,依靠酶的催化,進行一系列的氧化還原反應,最后分解出水和二氧化碳,并釋放能量的過程。
1.4 種子的抗性生理。不同農作物種子的抗寒性、抗熱性和抗蟲性等均有較顯著的差異,這是作物在長期的系統發育過程中,對自然適應性不同所致。種子抗寒性,北方種子貯藏期間壞種的原因多為種子含水量高受凍害,造成種子發芽率明顯降低,嚴重者可使種子完全喪失種用價值,充分干燥的種子細胞壁對水的透性高,且有高度的抗寒性。種子的熱性,高溫對生活機體危害的原因是很復雜的,溫度超過40℃以上,就能影響種子的生活力。由于溫度高,種子的呼吸作用旺盛,有機物質氧化分解快,消耗干物質多,種子易衰老。溫度超過50℃時,蛋白質就要變性,致使細胞死亡。因此,種子在加溫干燥過程中,不宜超過40℃,否則將降低種子生活力。
2. 幾種常見農作物種子的保管技術
2.1 玉米。玉米種子安全貯藏的關鍵是提高入庫質量,降低種子水分。玉米種子貯藏有穗藏法和粒藏法兩種,可根據氣候條件、倉房條件和種子質量選擇采用。相對濕度低于80%的地區以穗藏為宜,超過80%的地區,則以粒藏為宜。豫北地區一般采用粒藏法,即脫粒玉米入倉貯藏。此法倉容利用率高,要求嚴控種子入庫水分,入庫后嚴防種子吸溫回潮,在一般倉庫,種子含水量不能超過13%;低溫密閉,含水降至安全標準以內的玉米種子,在冷天入倉或冷天通風降溫后,堆面蓋席或麻袋,再覆蓋干凈無蟲的大豆稈、麥糠、干沙、棉毯等密閉貯藏,可使種子長期地處低溫狀態,減少蟲霉危害。
2.2 大豆。大豆貯藏時要做到:一是充分干燥。長期安全貯藏的大豆水分須在12%以下,如超過13%,就有霉變的危險。大豆干燥以帶莢為宜,收割后攤在曬場上鋪曬2--3d,莢殼干透有部分爆裂,再行脫粒,這樣可防止種皮裂開和皺縮。大豆入庫后,如水分過高仍須進一步曝曬。在曝曬過程中,以不超過44--46℃為宜,而在較低溫度下晾曬,更為安全穩妥;曬干后,應先攤開冷卻,再分批入庫。二是低溫密閉。大豆由于導熱性不良,在高溫情況下又易引起紅變,所以應低溫密閉貯藏。一般可趁寒冬季節將大豆轉倉或出倉冷凍,使種溫充分下降后,再進倉密閉貯藏,最好表面加一層壓蓋物。有條件可將種子存入低溫庫。三是及時倒倉過風散濕。新收獲的大豆正值秋末冬初季節,氣溫逐步下降,大豆入庫后,還需進行后熟作用,放出大量的濕熱,如不及時散發,就會引起發熱霉變。大豆入庫3--4周后,應及時進行倒倉過風散濕,并結合過篩除雜,以防止出汗發熱、霉變、紅變等異常現象。
2.3 油菜。提高油菜的貯藏質量要做到:適時收獲,及時干燥。油菜種子收獲以在花薹上角果有70%--80%呈現黃色時為宜。脫粒后要及時干燥,攤晾冷卻才可進倉,以防種子堆內部溫度過高,發生干熱現象。清除泥沙雜質。油菜種子入庫前,應進行風選1次,以清除灰塵雜質及病菌之類,可增強貯藏期間的穩定性。嚴格控制入庫水分。油菜種子水分控制在9%--10%,可保證安全,但如果特別高溫多濕以及倉庫條件較差,最好能將水分控制在9%以內。低溫貯藏。貯藏期間除水分須加控制外,種溫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必須按季節嚴加控制,在夏季一般不宜超過28--30℃,春秋季不宜超過13--15℃,冬季不宜超過6--8℃,種溫與倉溫相差如超過3--5℃就應采取措施,進行通風降溫。合理堆放。油菜種子散裝的高度應隨水分多少而增減,堆高不高于2m,油菜種子如采用袋裝貯藏法應盡可能堆成各種形式的通風樁,如“工”字形,“井”字形等。加強管理勤檢查。油菜種子進倉時即使水分低,雜質少,倉庫條件合乎要求,在貯藏期間仍須遵守一定的嚴格檢查制度。
(作者單位:455000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農林水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