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玲 汪麗
家庭農場昨早起源于歐美,家庭農場是一種生產規?;?、集約化和商品化的經營,主要的勞動力就是家庭成員,農業收入也是家庭的主要收入,這也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經營體。我國在2013年提出了職業農民的概念,典型的職業農民的代表就是職業農民,農業的生產和經營是職業農民的固定職業,他們對農業技術的需求更強烈,是推動農業技術發展的主要力量。
1、家庭農村現狀
家庭農場在國外推行的比較早,其發張時間也長于國內,經營生產模式也趨近成熟,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已經出現了很多大型的家庭農村,中型農場目前主要集中在英國和法國,而亞洲國家像韓國和日本推行的是小型的家庭農村。通過這樣家庭農場在世界各國的發展情況來看,家庭場這種經營模式,對實現農業的穩定、健康發展有重要的價值。
目前我國一直在推行戶籍改革和教育改革等眾多的改革制度,這些改革的推動下,促使農村很多新一代人有機會通過升學、學藝等多種途徑來到城市。走出農村,這種現象有利也有弊,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弊端就是造成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數量逐年減少,而據預計,這種情況會造成我國未來的農業生產出現斷層。因此,根據國外的農業生產經營理念,我國也提出了家庭農場的概念,家庭農村在我國的推行十分必要,能夠促進我國的農業的健康持續發展,2013年我國正式將農民規定為職業,為推動家庭農村創造了條件。
2、家庭農場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
2.1促進農業技術的推廣
家庭農場這種農業生產形式是以家庭為單位,實現大型農業種植,作物回收、加工和交易等工作。這樣的農業生產模式下,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已經不能夠滿足生產需求,所以經營家庭農場的家庭成員就需要學習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這就對農業技術的推廣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第一、 促進農業機械化推廣。由于家庭農場這種生產形式,家庭工作者若是長時間采用人工方式進行生產經營,這對完場農業生產有一定的困難,并且是為勞動者帶來了十分繁重的勞動量,加劇勞動疲勞程度。農業機械化生產是有效改變這一問題的手段,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發揮機械在家庭農場中的作用,既能夠提高生產效率,高質量的完成農業生產,又能夠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二、 促進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根據國外發達國家的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家庭農場的土地來源主要是通過租賃,所以農場的生產經營者需要支付土地的租金,也就是說加大了家庭農場的種植經營成本,為了提高家庭農場的經濟效益,不得不研究新型的農業種植技術,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這種必然趨勢毫無疑問是在在推進我國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發,促進了我過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即使家庭農場這個概念在我國還剛剛興起,但是其在未來的發展中對我國農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的促進作用十分可觀。
2.2家庭農場將成為農業技術推廣的主陣地
由于家庭農場的發展規模,其具有土地資源集中的優勢,集中的農業生產經營有利于實現農業生產的統一,統一的農業生產有利于技術實驗和推廣,這就是為什么說家庭農場是農業技術推廣的主要陣地。
第一、普及職業農民的概念。2013年國務院出臺的相關文件明確指出農民是一種社會職業,肯定了農民的社會參與性,以及農民的社會地位。家庭農場在這樣的背景下推行和發展可以很好的實現”職業農民“的技術學習和培訓,普及農業及時和新型農民的概念,并且有利于推動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幫助農業生產管理者經營土地和農作物的作用,同時在農業技術的推廣下,也對 農作物的加工和交易起到了促進作用,這也是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提高國民經濟總值的重要手段。
第二、擴大現代化農業的應用范圍。家庭農場在未來一定會成為農業生產種植的主要陣地,而且這種經營種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地位,讓農民與其他職業一樣,以知識和技術為立身之本,只有在掌握一定的農業種植知識和相關技術情況下,才能夠更好的經營家庭農場,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诖?,家庭農場的實行,也是對農民掌握農業知識和技術,推廣農業技術的硬性要求。
3、發展家庭農場促進農業技術推廣的建議
首先應該過大家庭農場規模,小戶經營的農場,不便于技術的推廣和機械化生產,通過不斷的流通、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家庭農場才能夠體現農民的職業性,才能促進農業技術的專研,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農場的經營者會慢慢將農業技術的推廣變成一種內需,成為自覺行為。其次,應該對農村土地的確權工作進行有效的登記,以此來加快土地的流轉速度,促進土地的承包,推動家庭農場的實施。最后應該加大國家政策扶持的力度,為家庭農場提供培養技術型家庭成員的途徑,通過多種形式使家庭成員“專家”化,更好的解決種植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家庭農產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作者單位:335500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