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興順 秦曉芳 蘇小凌
【摘 要】 目的:探討尿微量蛋白聯合檢驗在高血壓腎損害中的檢驗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02月至2018年09月收治的9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疾病診斷標準分為三組,即觀察1組(Ⅰ期患者)、觀察2組(Ⅱ期患者)、觀察3組(Ⅲ期患者),各30例,且同期選擇30例健康體檢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均運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且對檢測后尿微量白蛋白、尿轉鐵蛋白、尿αl微球蛋白等指標進行觀察及評估。結果:觀察1、2、3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轉鐵蛋白、尿αl微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數據,P值小于0.05。結論:尿微量蛋白聯合檢驗應用于高血壓疾病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能夠為早期腎損害提供客觀依據,值得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 尿微量蛋白;檢驗;高血壓;腎損害
【中圖分類號】 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057-01
高血壓發病率呈日益上升趨勢,若不及時控制血壓水平,能夠誘發嚴重并發癥,其中以腎功能損傷最為嚴重,能夠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早期診斷及治療尤為重要,對改善預后具有積極作用[1];我院為了探討尿微量蛋白聯合檢驗在高血壓腎損害中的檢驗效果,選取2017年02月至2018年09月收治的120例受檢人員作為研究對象,見正文描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選取2017年02月至2018年09月收治的9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疾病診斷標準分為三組,即觀察1組(Ⅰ期患者)、觀察2組(Ⅱ期患者)、觀察3組(Ⅲ期患者),各30例,且同期選擇30例健康體檢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均運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且對檢測后尿微量白蛋白、尿轉鐵蛋白、尿αl微球蛋白等指標進行觀察及評估。
觀察1組男女性別之比為14:16;平均年齡值(50.01±1.04)歲,年齡范圍36-65歲;平均病程值(7.10±0.85)年,病程范圍1-13年。
觀察2組男女性別之比為15:15;平均年齡值(50.03±1.07)歲,年齡范圍37-65歲;平均病程值(7.13±0.87)年,病程范圍2-13年。
觀察3組男女性別之比為16:14;平均年齡值(50.05±1.08)歲,年齡范圍38-65歲;平均病程值(7.08±0.81)年,病程范圍1-12年。
對照組男女性別之比為17:13;平均年齡值(50.06±1.10)歲,年齡范圍39-65歲。
兩組資料對比無差異,P值大于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于清晨收集四組受檢人員的中段尿5ml送檢,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且在8小時內完成檢測工作,離心5分鐘后,轉運速度控制為1000rpm左右,隨后取上清液檢測尿微量蛋白含量,即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7180),試劑盒來自英國郎道公司所提供,且按照說明書執行操作;其中尿微量蛋白含量正常值為小于30mg/24小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且評估四組受檢人員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轉鐵蛋白、尿αl微球蛋白等指標。
1.4 統計學標準 本文數據采用SPSS21.0軟件分析,以P小于0.05表示對比數據存在差異。
2 結果
對比尿微量蛋白含量
見下文數據可看出觀察1、2、3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轉鐵蛋白、尿αl微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數據,P值小于0.05。
3 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疾病之一,具有極高的發病率及并發癥發生率,若不實施有效治療,能夠對腎功能造成嚴重損傷,即導致腎入球小動脈與葉間小動脈發生節段性改變,繼而進一步降低血管的自我調節能力,最終導致腎小球毛細血管叢在異常壓力下充分暴露,且讓部分腎單位處于高灌注狀態中,但是早期腎功能損傷無典型臨床表現,僅以尿微量白蛋白為主要特點,即出現近曲小管功能障礙,經調查發現檢測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有利于辨別早期腎功能損傷情況,與此同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早期預防及治療方案提供客觀、可靠的參考依據,故此在臨床上成為檢測早期腎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2、3]。
尿微量蛋白可根據腎損傷位置分為兩種類型,即為腎小管性尿微量蛋白、腎小球性尿微量蛋白;前者是由正常濾過的低分子蛋白重吸收異常所導致,表達指標為尿αl微球蛋白,同時也是反映腎小管功能損傷的關鍵因素;而后者是由于腎小球基底膜濾過屏障受到破壞所引起,表達指標為尿微量白蛋白與尿轉鐵蛋白,均可及早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且在健康成人尿液中具有較低的含量[4、5]。
總而言之,尿微量蛋白聯合檢驗應用于高血壓疾病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能夠為早期腎損害提供客觀依據,值得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梁晶晶, 馬良, 孫亞楠. 尿微量蛋白聯合檢驗在高血壓腎損害中的檢驗價值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7, 8(21):111-112.
[2] 徐少文, 史耀勛. 尿微量白蛋白與胱抑素C聯合檢測對高血壓腎損害早期診斷的價值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6, 4(24):44-44.
[3] 李玉鳳, 王濤, 楊棟民,等. 24h尿微量蛋白聯合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在老年早期腎損傷篩查中價值[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6, 30(2):187-189.
[4] 劉紅, 李蕾, 劉穎,等. 聯合尿液標記物檢測在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 國際泌尿系統雜志, 2016, 36(5):744-746.
[5] 孫翠清. 探討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聯合檢測在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應用[J]. 中國保健營養, 2015, 25(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