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峰 朱秀梅 盧振春
【摘 要】目的:探究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急腹癥患者的療效。方法:從2016年6月-2018年6月選取88例婦科急腹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88例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4 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婦科急腹癥,試驗組采用腹腔鏡治療急腹癥。結果:觀察組的術中指標、術后指標和安全性皆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急腹癥具有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 腹腔鏡;婦科;急腹癥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205-02
急腹癥是婦科常見的并發(fā)癥,多因腹腔內器官急性病變而引起[1]。急腹癥發(fā)病急、病因復雜,若不得到及時的治療,則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傳統(tǒng)治療婦科急腹癥的方法為開腹手術。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腹腔鏡逐漸走進了醫(yī)生的視野,成為一種療效優(yōu)良的手術技術。本研究則是針對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和現(xiàn)代化腹腔鏡手術對婦科急腹癥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
1 一般資料
1.1 臨床資料 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中,共選取婦科急腹癥患者8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皆均符合急腹癥的診斷標準。隨機將128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4例。
試驗組:(1)年齡范圍為21~63(36.12±4.76)歲。(2)有生育史36例,無生育史8例;(3)已婚40例,未婚4例。(4)病變類型:異位妊娠32 例,卵巢囊腫蒂扭轉8 例,卵巢囊腫破裂2例,黃體破裂2例。
對照組:(1)年齡范圍為20~65(37.19±4.33)歲。(2)已婚42例,未婚2例。(3)生育史有38例,無生育史6例。(4)病變類型:異位妊娠34例,卵巢囊腫蒂扭轉6例,卵巢囊腫破裂1例,黃體破裂3例。
本次臨床試驗均經(jīng)患者、家屬同意,且通過醫(yī)院倫理會批準。兩組患者在年齡,婚姻、生育、所患疾病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 對照組:采用開腹手術治療婦科急腹癥,術前對患者行全身麻醉或連續(xù)硬膜外麻醉處理,術中根據(jù)患者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開腹手術處理。切除病灶部位后,清創(chuàng)并縫合傷口。
試驗組: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急腹癥,術前采用氣管插管進行全身麻醉,頭低足高和膀胱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放置導尿管。在臍輪下1~2 cm處行長約2cm的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氣腹,保證12~14mmHg的腹壓,置入10mmTrocar及腹腔鏡,探查確診后,根據(jù)患者需求,予以輸卵管切除術、卵巢修補術、卵巢囊腫剝離術、附件切除術等。切除病灶部位后,清創(chuàng)并縫合傷口。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4 觀察指標 (1)術中指標,如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2)術后指標,如術后出院時間,術后使用抗生素時間,排氣時間;(3)安全性指標,用手術后并發(fā)癥來評價,如感染、發(fā)熱、尿潴留、腹部黏連等。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中指標(表1)比較 試驗組手術中指標(出血量、手術時間、切口長度)顯著小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術后指標(表2)比較 試驗組術后指標(排氣時間、手術下床時間、食用抗生素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 兩組患者安全性的比較 安全性采用手術并發(fā)癥來衡量,試驗組患者僅發(fā)生發(fā)熱1 例,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7%;對照組患者發(fā)生感染2例、腹部黏連1例,發(fā)熱4例、尿潴留3例,對照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病率22.72%;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急腹癥作為婦科疾病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由于其發(fā)病迅速、病情復雜,預后困難,在臨床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2],在傳統(tǒng)上,治療婦科急腹癥的手段是采用開腹手術治療。開腹手術的暴露視野面積雖然大,但也正是這種較大的視野,使得在手術過程中,增大了切口長度,加大了出血量,加大了組織損傷,延長了手術時間,導致手術過程中增加了很多不確定因素,而且影響術后身體活動性和胃腸道功能性的,增大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機率,降低了手術的安全性[3]。然而隨著醫(yī)學的進步與發(fā)展,手術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微創(chuàng)手術逐漸在婦科得到應用,腹腔鏡的出現(xiàn)更是挽救了開腹手術治療急腹癥的不良預后情況。首先,在診斷方面,非侵入方法無法診斷時,腹腔鏡是最好的檢測手段[4]。其次,由于微創(chuàng)的切口小,可以減少出血量,同時降低腹腔暴露情況,減少因大范圍開腹而導致的手術黏連,降低了大切口造成的損傷以及炎癥反應。與此同時,由于腹腔鏡獨特的視野,很大程度上減少對周圍組織及血管的損傷,完善了術中探尋病因部位的功能[5/6]。最后,由于腹腔鏡進入腹腔相對于開腹手術的損傷更小,所以在胃腸道的恢復過程中,前者的優(yōu)勢更加明顯,對胃腸道的功能影響相對更小[7]。但是,人無完人,腹腔鏡技術在治療婦科急腹癥中也不例外,由于它的專業(yè)性、技術性、二維操作性的要求較高,該技術較難掌握,如果掌握不夠熟悉,在手術過程中易出現(xiàn)失誤的情況[8]。無獨有偶,當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出腹腔內血性休克、盆腔粘連及合并內科疾病的時候,由于視野無法足夠暴露,出血因素緊急,此時的腹腔鏡已經(jīng)不是最佳的手術技術,還是要采用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及時找到病灶,防止急性病因引起的死亡。
總體而言,在不考慮特殊情況下,腹腔鏡技術明顯的改善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引起的術中、術后、安全性不良預后,且差異顯著。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對婦科急腹癥的治療具有顯著治療意義,但與此同時,針對腹腔鏡技術的要求較高和腹腔鏡手術無法應對腹腔內血性休克、盆腔粘連及合并內科疾病的狀況,一方面需要醫(yī)院加大對微創(chuàng)技術的培訓,另一方面則需要科研人員改善腹腔鏡技術,進一步完善其功能,以應對更多疾病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許昭君, 徐艷婷.腹腔鏡手術治療婦科急腹癥效果探討[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 電子版), 2017, 4(23):136.
[2] 許春靈.探究婦科急腹癥應用腹腔鏡治療的效果.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J].2016.16(86):154
[3] 余海敏, 祝蔚成.腹腔鏡和開腹手術治療卵巢囊腫蒂扭轉的臨床效果比較[J].當代醫(yī)學, 2016, 22(16):28-29.
[4] Cohen SB, Weise B, Seidman DS .Accuracy of the preoperative diag nosis in 100 emer gency la par oscopies performed due to acute abdomen in nonpregantw omen .J AmAssoc Gy neco l Lapa rose , 2001, 8(1):92-94 .
[5] 韓玉峰.腹腔鏡治療婦科急腹癥臨床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 3(1):53-54.
[6] 姜麗艷.腹腔鏡治療婦科急腹癥臨床應用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6, 35(4):82-83.
[7] Koo YJ,Kim HJ,Lim Kt,et al. Laparotomy versus laparoscopy forthe treatment of adnexal masses during pregnancy[J]. Aust N Z J ObstetGynaecol,2012,52( 1) : 34 - 38.
[8] 李金梅.腹腔鏡婦科急腹癥120例臨床分析[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6,46(8):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