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國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斜疝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診的腹股溝斜疝患者34例,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17例,對照組采取傳統疝修補術治療,實驗組實施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并發癥及復發情況。結果: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長、出血量、疼痛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優于照組(P<0.05),實驗組并發癥總不良率5.88%、復發率5.88%均優于對照組的23.53%和17.65(P<0.05)。結論:采取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斜疝患者,明顯提高了治療效果,減少出血、感染等并發癥,縮短了手術及時間,降低了復發率。
【關鍵詞】 無張力疝修補術;傳統疝修補術;腹股溝斜疝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7-210-01
腹股溝斜疝是指位于下腹壁和大腿交界的三角區生長出的包塊,由腹腔內臟器通過腹溝區的缺損向體表凸出形成的包塊[1],是常見的外科疾病,多發于男性,以成年男性發病為主。表現為腹股溝部有腫塊、脹痛,可發生絞窄和嵌頓[2],嚴重可導致急性腹膜炎及腸壁缺血壞死,影響患者生命安全。腹股溝斜疝通常不會自行消失,需進行手術治療。過去臨床手術多為傳統疝修補術,雖有療效,但手術時間長、術后疼痛強烈、愈合時間長及易復發等特點,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無張力疝修補術替代了傳統疝修補術,該修補術采用人工生物材料為補片,彌補了傳統疝修補術強行縫合肌肉的特點,使手術更加微創、無痛、美觀,更迎合現代人們外科手術需求,我院現對腹股溝斜疝患者采取無張力疝修補術,取得理想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診的腹股溝斜疝患者34例,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17例,對照組:男患15例,女患2例,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41.5±5.5)歲,病程8.5~23.5年,平均病程(12.5±3.5)年,疝氣位置:左側10例,右側5例,雙側2例,實驗組:男患16例,女患1例,年齡27~65歲,平均年齡(42.2±5.2)歲,病程8.7~23.7年,平均病程(12.7±3.7)年,疝氣位置:左側10例,右側5例,雙側2例,兩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便秘、前列腺增生疾病,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疝修補術,根據疝氣位置選擇前壁或后壁修補術,術前行硬膜外麻醉,切開疝囊,顯微鏡下檢查并回納內容物,用手術鉗剝離疝囊移至疝囊頸,對內荷包行高位結扎,不游離精索,切斷疝囊頸部,高位結所后提起精索游離,把腹內斜肌下緣和復橫腱膜弓移至精索后方,用于縫合在腹股溝韌帶上。
實驗組采取無張力疝修補術,術前行硬膜外麻醉,對腹股溝斜疝位置行常規切口,切口為3~5cm,切開腹外斜肌腱膜,充分暴露腹橫腱膜和內環,檢查內部,對精索上下分離,剝離疝囊至頸部,進行高位結扎,用填充物填至疝環口,將成型補片縫合,固定于腹股溝管后壁,底部和疝環口保持水平,最后縫合腹外斜肌腱,關閉切口。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復發情況,療效包括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包括感染、出血、腫痛、睪丸缺血。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0處理,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表示計數資料,經x2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實驗組患者手術時長、出血量、疼痛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優于照組(P<0.05),通過比較,實驗組并發癥總不良率5.88%、復發率5.88%均優于對照組的23.53%和17.65(P<0.05)。
3 結論
腹股溝斜疝是常見的外科疾病,發病因素較為復雜,發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解剖缺陷,腹股溝管后壁或前壁薄弱[3],該病需進行手術治療,對腹股溝管后壁或前壁進行修補術,達到治愈的療效。目前腹股溝斜疝修補術分為傳統疝修補術和無張力疝修補術。傳統疝修補術主要利用腹股溝斜疝疝環周邊的健康組織修補缺陷處,強行縫合肌肉,導致術后患者疼痛感持久,愈合期較長,患者還會因為參加體力勞動而病情復發,無法滿足患者近一步醫療需求。無張力疝修補術采用補片修補術,替代了傳統疝皮膚組織修補,利用聚丙烯編織物為補片原料,與人體組織形成較好的相容性,排異反應小[4],用補片填充疝環,使腹股溝后壁增強,同時與切口保持齊平,使外觀更加美觀,更符合現代人們的審美觀念。
無張力疝修補術具有以下特點:1)采用人工生物材料為補片,緩解了周圍組織張力,避免了肌肉強行縫合,減少了肌肉筋膜組織牽扯,明顯降低患者術后疼痛。2)不干擾正常組織的解剖結構,使用補片填充腹股溝管后壁和內環,不分離組織結構,層次分明,保證了切口美觀,符合解剖學特點。3)不影響術后韌帶功能,補片材料為聚丙烯[5],具有不可吸收性,與組織結構相容性好,降低術后感染的發生,利于患者早日活動康復,對人體組織無牽拉,降低了復發率。通過對患者分組治療,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癥、復發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采取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斜疝患者,明顯提高了治療效果,減少出血、感染等并發癥,縮短了治療時間,降低了復發率,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袁文昌,韓建國,李文.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斜疝48例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0,(8):21-22.
[2] 李翠蓮.腹股溝斜疝行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術后護理探討[J].中外醫療,2017,(7):143-145.
[3] 江志霞.腹膜前間隙無張力腹股溝斜疝修補術治療無張力腹股溝斜疝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6,(7):29-31.
[4] 彭金雄.腹股溝斜疝疝囊高位結扎無張力疝修補術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11):41-42.
[5] 熊傳發.無張力性疝修補術在老年人腹股溝斜疝治療中的應用[C].//2013年土家族醫藥文獻整理及適宜技術推廣經驗交流會論文集2013:107-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