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松要求!” 十堰市環境監測站工程師王建斬釘截鐵地說。有一次,現場科兩名采樣員深入神定河口例行采樣時固定劑用完了,為圖省事,現場采集樣品時沒添加固定劑。
王建得知后,立即通知兩名采樣員,帶上固定劑重新去采樣,并堅決表示,若不照此行事,他將不予審核。
王建除對同事敢于較真外,對自己的工作更是精益求精。上世紀80年代,王建還在實驗室工作。當時實驗室設備少,“寶貝疙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一旦出現故障,就得費盡周折找到廠家,才能解決問題。為此,王建對照相關書籍,像解剖麻雀一樣認真研學,直到光度計每個零部件的位置、功能都爛熟于心。后來,光度計出現小故障,王建總能手到病除。
2003年,“非典”來襲。監測站要成立應急監測人員,現場采集病人排泄物進行監測分析。王建主動請纓:“我工作經驗豐富,我先上,保證完成任務!”就這樣,作為首批監測人員之一,王建全副武裝,近距離與病人接觸,采集到排泄物后連夜監測分析。每次監測完成,王建總是全身濕透,就連鞋子也能倒出水來。
多年來,王建促成了環境監測站將添加固定劑作為采樣中的一個固化程序;他編制出全站工作人員都適用的《環境標準匯編》;他累計審核數據70多萬個,從未出現問題數據……
2018年初,“致敬2017年最美基層環保人”典禮在北京舉行,王建從137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獲2017年全國最美基層環保人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