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蘄春縣劉河鎮將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美麗鄉村、產業發展、特色資源開發等工作相結合,立足本地實際,分類指導實施,做好“黨建+”文章,探索出四種簡單明了、實用性強的基層黨建創新模式。
依托項目,建立產業型黨建“引領模式”。以項目為平臺,以增加紅利為切口,通過支部牽頭,黨員引領,實現群眾增收。“藥谷領頭雁”是蘄春縣扶貧辦聯合農業銀行、李時珍醫藥集團共同啟動實施的精準扶貧項目,劉河鎮蔡壽村率先啟動這一項目。在村黨支部的引領和黨員的帶領下,貧困戶盤活了土地,共發展蘄艾種植戶71家,種植面積650畝,實現當年種植當年收獲紅利,破解了山區群眾單打獨斗、發展無規劃、農副產品銷售難等難題。
互聯互動,建立區域型黨建“聯合模式”。以解決基層黨建“點強面不均”問題為著力點,互學互帶,以強帶弱,聚指成拳,實現區域內資源共享、黨員共管、事務共商、產業共推、難題同解的良性互動。劉河鎮胡志高社區立足胡志高、湯沖、飛躍等美麗鄉村的品牌基礎,創新構建區域化大黨建,建設黨員群眾服務中心1000余平方米,配套建設文化廣場、婦女兒童之家、四點半學校和村史館等基礎設施,服務周邊湯沖、飛躍、張鋪等村近3000名群眾,區域化黨建模式的優勢進一步凸顯。通過重點落實“1355”(即:一個總支、三個支部、五個委員、五個協會)的整體架構,整合資源,實現“黨旗領航,鄉村更美,旅游更優”的綜合發展格局。
開發資源,建立公司型黨建“雙贏模式”。以特色資源有效利用為落腳點,通過黨旗領航,發展特色產業,實現村級產業發展,群眾創收增收。劉河鎮高潮村圍繞橫崗山和高潮水庫資源,以“黨建+運動+養生”為發展理念,實現“運動+養生”與旅游、文化、養老、教育、健康、農業、林業等業態的融合發展。村“兩委”班子帶領村民,積極招商引資,成功引進好靈捷橫崗山生態園、天驕府蒙古風情園等運動、養生項目,種植5000畝養生白茶深加工項目,項目建成后,可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創業就業。
合力推進,建立扶助型黨建“共建模式”。以破解基層黨建資金不足的難題為出發點,探索不花錢、少花錢甚至能創收也能辦好黨建的新路子。劉河鎮里下沖村,通過黨員帶頭、村集體入股的方式發展黑木耳種植產業,實現了村集體收入的逐年增長;通過創建黨建示范點,爭取外援資金,村集體增收近10萬元,為村民創造就業機會,為群眾增收搭建平臺;通過設立鄉賢榜,建立村級微信群,聯系在外企業家為村里發展獻智獻策、捐資捐物,為發展提供思路,為村支部辦更多的實事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