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指導者,班主任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個好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班級”。然而,怎樣當一個好的班主任呢?特別是在農村學校,由于留守兒童占絕大多數,不好管理,要想當一名好的班主任,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情,而我認為班主任工作雖然難做,但只要緊扣以下“六要”來做,就一定能做好。
一、思想工作要“緊”
“緊”者,不懈也。可以說,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緊抓學生的思想工作,因為,思想對人的行為具有指導、調節作用。要在注意抓平時、看平時、促平時的基礎上,把工作重點放在把握學生遵規守紀的動態管理上來,一是要肯定學生的成績;二是要指出學生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從而達到促進良好班風建設的目的。
二、帶班要“勤”
教師的行為是對學生無言的教育。教師要堅持勤上下班,用自己的“勤”來帶動學生的“勤”。“勤”,就是要勤觀察、勤了解、勤發現、勤思考、勤解決。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到:眼勤、耳勤、嘴勤、腦勤、腿勤。班主任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擠出時間,時常深入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教室及宿舍中去,要勤與學生溝通,勤向其他科目的教師了解學生的最新動態,通過微信、電話,勤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及時做到發現問題、了解情況、探究實質、追根尋緣,讓問題在萌芽狀態及時地得到解決,防患于未然,不給管理工作留下隱患。
三、班級工作要“嚴”
“嚴”主要體現在嚴格要求和嚴格管理上。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在新生入學時,就要組織全班學生一起討論制定學習制度,嚴格地管理學生。對學生的愛要在心中,在行動中則表現為“嚴”,這就是俗話說的“要給孩子好心,不要給好臉”的道理。學生宛如一棵棵成長的小樹苗,他們既需要陽光與雨露的滋潤,又需要合理施肥、剪枝、除蟲、管理。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以嚴格的要求、嚴明的紀律、悉心的愛護、堅定的毅力和做好學生的表率來管理班級,進而達到從嚴管理。首先要嚴而有“章”,依據班級特點和《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班級管理制度;其次要照“章”管理,班主任必須不偏不倚地嚴格按照校紀校規、班紀公約來辦事,在執行過程中應做到嚴而有度,善始善終;第三要違“章”必究,對于觸犯“條例”的一切違紀人員和事件,絕不姑息,要嚴肅認真地處理,做到班規面前人人平等。
總之,班主任在平時要做到:嚴而有理、嚴而有據、賞罰分明,使學生能夠理解教師的嚴、感受教師的愛,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師的嚴要求、嚴管理,從而為他們今后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獎勵懲罰要“明”
獎懲分明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學生明辨事理、辨別是非,有效地約束和規范他們的行為。對于正確的、好的行為應及時給予夸獎和獎勵,使他們的良好行為得以鞏固和發揚;對于錯誤的、惡劣的行為要及時給予懲戒和處罰,讓他們為自己不良的行為承擔責任,并及時摒棄和改正。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和潛力,促使學生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意識和能力,并使他們不斷得到進步,使利益最大化。
五、師生關系要“親”
孔子言道:“親其師,信其道也。”而想要讓學生親其師,就必須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全方位地去了解學生,尊重他們、關心他們、愛護他們,進而消除師生之間的鴻溝,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與他們和睦相處,做他們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做到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以朋友的姿態與學生們相處,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們交往、在一起談心、交心,可以與他們談談自己的興趣愛好、家庭情況、兒時的夢想和讀書求學的經歷等等,這樣學生就會視班主任為知心朋友,樂于接近班主任,樂于與班主任暢談。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摸清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以及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到有的放矢。同時,親密的師生關系也是學生學習和工作的一種動力,是轉變學生的關鍵。
六、班級管理工作要“細”
細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強力劑。細心就是用心細密,考慮問題細致周到,做起事來有條不紊。只有事先認真周密地考慮好各種突發事件與問題,才能更好地把事情做好。只有細心地工作,才能及時地發現問題,防微杜漸,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只有始終保持“細”,才能為全面分析問題和正確處理問題掌握第一手的原始材料,從而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避免出錯。首先,要詳細地了解情況,對事情進行全面觀察、分析和了解;其次,發現問題要細心,決不能讓問題的任何蛛絲馬跡逃脫自己的慧眼,比如班上某一位學生的缺課、某位同學的遲到等突然的、特殊的變化;第三,處理問題要細,做到不急躁、不大意。要做到言之有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達到春風細雨、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果。在必要時,班主任要恩威并施,使動機和效果、手段和目標有效地結合起來。只有細心地去關注學生,才能更好地去了解他們,最后達到正確引導他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