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合作互助教學屬于小組、團隊學習模式,在學習過程中有明確的分工和互助性。合作助學是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注重學生知識獲取階段的體驗,將傳統的個體學習轉變為群體學習,促使各個層面的學生均可得到鍛煉。本文以浙科版高三生物試卷講評為例,分析講評課合作助學模式的應用價值。
一、成立合作小組,制定考核方案
在高一開學初期,教師就應該依據班級人數、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興趣愛好、中考生物成績等,將學生合理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一般每個小組共計6個成員,最多不超過8個成員,每個小組選取一名組長,組織活動、交流、記錄、討論等,將未能解決的問題整合遞交給教師。
高三生物試卷講評課合作助學模式考核方案分為課前評價與當堂評價,其中課前評價,即教師在學生考試結束后發放答案,要求學生校對答案,分析自己出錯的原因,針對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將其標注出來。在第二天上課時,教師驗收作業,依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合理進行評價;當堂評價,重點考核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在助學、互學過程中學生是否積極、主動、認真,是否深入研究了各類問題。在組內交流展示階段,組長需為學生講解解題思路。
二、生物試卷講評,合作助學模式
(一)課前摸查
首先,分析學生的學習成績,包括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然后,統計得分情況,全面掌握學生的得分情況、失分情況,以便教師在課堂上開展綜合性講評。最后,分析試卷,針對試卷中學生失分、失誤較多的題型,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錯誤出現的原因,確定試卷重點、難點,在講評過程中集中講評核心知識點。例如,《光合作用》相關知識屬于相對基礎的知識,也是歷年來的高考試題,具有很高的考核率。
例題:為了研究某種樹木樹冠上下層葉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學選取來自樹冠不同層的A、B兩種葉片,分別測定其凈光合速率,1.A葉片是樹冠_______填(“上層”或“下層”)的葉片,判斷依據是________。2.光照強度達到一定數值時,A葉片的凈光合速率開始下降,但測得的放氧速率不變,則凈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應受到抑制。3.若要比較A、B兩種新鮮葉片中葉綠素的含量,在提取葉綠素的過程中,常用的有機溶劑是___________。
一旦學生第一個問題回答錯誤,將會影響后期解題,在這類題型失分的學生數量也相對較多,主要是因為例題內容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會使學生產生恐懼感。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開展合作助學,應用數形結合思想,繪制出相應的圖形,在此基礎上進行解題,可實現題目內容簡化。通過觀察圖形能夠得知:1.A葉片是樹冠下層葉片,判斷依據為A葉片的凈光合速率達到最大時所需光照強度低于B葉片;2.暗反應受到抑制;3.在提取葉綠素的過程中,常用的有機溶劑是無水乙醇。
(二)課上互動
通過實踐證明,只有任務布置與小組檢查相契合,才可保障教師檢查工作的有序開展。在任務設計中,為保障教學質量和課上互動良好,教師可適當引入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在錯誤題型的基礎上合理審題,在本題解答基礎上回憶與本題型相關的知識點。總而言之,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可有效解決其中的難題,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
(三)講評結合
通過采取講評結合的形式,能夠促使學生警示自己。比如,教師可將其他學校學生的答卷拿到課堂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試卷錯題的出錯原因。在學生的實際分析中,能夠發現錯誤的原因集中在答題不嚴謹、書寫不全面、答案歧義等方面。因此,只有學生參與到實際答題中,才可強化自身感受,逐步增加自身對生物知識的認知。
(四)成果展示
教師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兩組,包括助人組、提問組,就單一知識點、學生馬虎導致的出錯點進行判斷與改錯。為避免成果展示流于形式,教師需依據學生講解的問題進行合理提問,實現知識點的擴展與延伸。總之,學生的答題情況可精準地將之前的互助交流效果反映出來,避免存在盲點知識區域,從源頭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五)總結提升
為保障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梳理本章節內的知識點,逐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要系統性總結、歸納解題思想、解題技巧,在最終評價中肯定學生的進步,引導學生編寫錯題集,課后進行鞏固訓練,加深印象,避免再次出錯,以此實現自身生物興趣的激發,全面提升自身的生物成績。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三生物試卷講評課程教學中,通過應用合作助學模式,可深入貫徹新課改教學理念,突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建設新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后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切實提升學生的生物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