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英語的學習不僅僅局限在詞匯的記憶,而且還體現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而對于初中生而言,閱讀和寫作是大多數學生難以攻克的部分。英語的閱讀和寫作兩者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將兩者有機結合來傳授給學生,使得學生在閱讀進步的同時,寫作能力也有著質的飛躍。本文將論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使閱讀與寫作的教學有效結合。
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所接觸的英語文章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長,語言豐富,信息量大,是培養學生英語理解能力的主要渠道;而寫作則考驗了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運用英語來表達的能力。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閱讀為寫作提供基礎,而寫作是閱讀能力提升的集中表現。
一、夯實基礎,詞匯是英語的源泉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一切基礎,不論是聽或是說,再或是讀和寫,都離不開詞匯的積累,只有學生不斷地豐富自身詞匯,才能夠在閱讀過程中看懂文章,進而理解文章;才能夠在寫作過程中有話可說,有詞可寫。例如在教材《go for it》九年級Unit1中“Everyone is born with the ability to learn”一句中,學生在ability一詞中卡住了,學生不懂得這詞的意思,就會使得學生不知道怎么去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甚至對于下面文章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誤差。
因此,夯實基礎,緊抓詞匯是英語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只有基礎打實了,才能夠構建起完美的大樓。
二、緊密結合,讓閱讀帶動寫作
對于英語文章進行廣泛的閱讀不僅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詞匯,更能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極大的提升。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文章的構造格局,學習文章的好詞好句。
(一)閱讀中學會如何進行文章構造
以往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將英語分塊教學,閱讀有閱讀的教學方式,而寫作有寫作的教學方式,兩者之間各教各的。其實之間有著很大的關聯,沒有寫作何來文章可以閱讀;沒有文章閱讀,何以讓后人模仿寫作。
例如在教材《go for it》九年級Unit1中“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一文中,文章中用到了last year—then—now這樣的結構,這樣的結構往往給人一種很清晰的時間邏輯,因此,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應當將這樣的結構學習下來,以便運用到之后的寫作過程中。顯然,閱讀過程中,所能學到的不僅僅是對于閱讀能力的提升,加深英語閱讀的理解能力,與此同時也給學生寫作帶來了很強的邏輯構造能力。
(二)閱讀過程中學習好詞好句
閱讀過程是一個積累豐富寫作素材的過程,與語文一樣,英文中優秀的文章不乏優美的好詞好句。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發現許多青澀難懂,卻非常華麗的句子,學生將之學習起來并且運用到寫作上,往往能夠讓作文的變得與眾不同。
例如學生在進行有關habit的寫作時,想要表達興趣愛好的所帶的好處時,往往都只能寫出“Because of my hobbies, I became more interested in this thing”這樣的句子,而如果將教材《go for it》九年級Unit1中句子“Creating an interest in what they learn. Studies show that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something, your brain is more active and it is also easier for you to pay attention to it for a long time”這樣的句子記憶下來,學生就可以運用到寫作過程中,既增加了文章的字數,又讓語句更加優美,檔次更高。
(三)閱讀過程有效模仿
萬變不離其宗,學生在進行語文作文的學習過程中,往往都采用了對范文進行模仿寫作的方式,而英語學習也可以體現在閱讀過程中,對于精彩的范文進行模仿來學習寫作。
以往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教學,例如在與學生一起閱讀并學習了教材《go for it》九年級Unit2文章“Full Moon,Full Feelings”一課后,筆者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將印象最深的節日按照文章進行模仿。顯然,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不斷進步,在閱讀中學習寫作,在寫作中提升閱讀能力。
三、結語
學生對于閱讀和寫作的學習,應先打實基礎,加強對于詞匯的記憶,只有擁有了廣泛的詞匯量,學生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才能無后顧之憂。
而有效地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則能夠很大程度地加強兩者之間的聯系,讓學生能夠高效地從閱讀過程中汲取寫作精華,而在寫作過程中鞏固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