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與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利用生活啟發教學,從教育中尋找生活,而數學科目本身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因此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拉近數學與生活的關系,使學生對數學教學產生親切感,從而更加便于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同時也能夠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首先簡單地分析了生活化教學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其次針對性地提出了生活化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生活化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首先,數學本身是一門邏輯思維性和抽象性比較強的學科,盡管小學階段的數學內容相對較為簡單,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講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而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拉近數學與生活的關系,不僅能夠使學生明白數學學習的真正含義,還能學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其次,受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單一,而生活化教學的應用能夠改變這一教學現狀,逐漸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通過生活化的教學逐漸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學習品質。
總之,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改善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弊端,而且能夠進一步促進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生活化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引新理念,塑新課堂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在數學教學中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重視生活化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學習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樹立生活化的數學教學理念,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數學課堂。
(二)營造生活化教學環境,構建生活化課堂
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有限,因此在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營造生活化的教學環境,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從日常生活入手,讓學生積極融入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
以《年、月、日》這一章節的教學為例,此章節的教學目標為: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學習價值和應用價值,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學習情感等。基于這一學習目標,教師從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入手,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境。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時間嗎?
學生:XX年XX月XX日。
教師:那你們知道這代表著什么具體含義嗎?這些都是代表時間的單位,我們之前已經學習過時、分、秒等時間單位了,接下來,我們來認識一下年、月、日。
通過簡單的生活情境創設,將學生引入新的數學知識學習中,然后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從身邊的教學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入手,對年、月、日的知識進行學習。
教師:同學們,我們手里都有一本今年(2018年)的日歷,現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觀察、總結一下每個月的天數,并填寫在表格中:
學生們通過觀察、思考和統計,分別將每個月的天數進行記錄,然后各自分享小組得出的結果。
小組一:每個月的天數是不一樣的,有的月份31天,有的是30天,還有28天的。
小組二:一年有12個月,每個月最多31天,最少28天。
小組三:……
通過小組觀察、分析,教師將學生的統計結果進行總結和歸納,然后引出大、小月等其他知識的學習。通過這些生活化的學習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升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了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
(三)布置生活化課下作業,提高數學知識應用能力
生活化的課堂作業也是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保證,教師要結合數學教學內容以及當前的一些熱點話題,為學生布置一些生活實踐作業,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運用課堂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策略。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充分重視生活化教學的作用,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采用多樣化的生活教學策略,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深化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