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育工作現狀與重要性
(一)工作現狀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階段是成長的關鍵階段,是形成良好的價值觀與道德觀念的重要時期,也是班主任對初中生產生的影響最明顯的階段,因此,這個時期對學生的德育思想進行培養是很適合的。從當前德育現狀來說,針對學生開展的德育工作沒有得到重視,大多學校只是一味追求升學率,雖然有部分學校對德育工作加以重視,但也只是少數。另外,大部分學校開展德育課程的課時相對較少,一般一周只有一節課,德育工作不夠系統性,且其他學科占用德育課程的情況時有發生,對塑造學生的德育品質很難起到作用。
(二)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比較敏感,若發展不好,易深陷歧途。而班主任作為一班之主,是德育工作的主導者,其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學生,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品質對學生的德育素養形成具有重要影響,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另一方面,初中時期是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觀念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加強德育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加強德育建設,才能使學生學會為人處世,促進其素質能力得到健康發展,從而為將來的綜合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開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
(一)開設德育建設課堂活動
伴隨著國家的發展強大,文化軟實力愈發得到重視,而學生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主要群體。因此,在實施教育的過程當中,要將學生作為主體,一切教育活動都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學中能夠換位思考,努力使學生能更加清晰全面地認識自己。
首先,開設德育建設課堂活動可以從兩個步驟來進行:第一,在實施德育前要將思想觀念加以轉變,使德育建設思路得以形成;第二,在課堂教育中要將學生作為主體,多為學生考慮,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加以尊重,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勇敢地展示自我。然而,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不可能輕而易舉地完成任務,為此,班主任要表現出十足的信心,不能采取相同的教育方法與內容,要結合學生特點實施分層次的教育,使學生們在已有的德育基礎上實現提高,促進學生們的全面健康發展。其次,由于班主任的思想行為會對初中生產生影響,因此,班主任在課堂上與日常生活當中都要嚴格約束自己,使自身的專業素養與道德素質得以提高,從而為學生樹立榜樣。再次,班主任在德育課堂建設活動中可以多開展具有趣味性的活動,不僅可以在教室內進行活動,也可以在室外開展德育活動。班主任還可以和其他學科共同合作,對有利于學生德育素養發展的教育活動內容進行創作。通過一些團隊活動,使學生了解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切身感受中更加透徹地了解自己。最后,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要隨時更新教學理念,吸收有效的教學方法,尋找最適宜的教學方法,促使德育教學方法始終符合學生的身心特征發展,從而確保德育建設課堂活動的實效性。
(二)加強與社會和家庭之間的聯系
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首先,要在課程設置與課外活動上提供支持幫助,使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學活動時沒有后顧之憂;其次,還要與學生的家庭增加聯系。雖然德育建設主要在學校進行,但家庭在德育建設中同樣起著重要作用。心理學顯示,子女在出生后,父母的言行就開始對其產生影響,積極的家庭教育能夠給予學生良好的體驗,這是一種具有長期性與感染性的教育,能夠使學生不斷受到熏染。因此,為了德育工作的良好開展,需積極地對家庭環境加以創建。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是最關鍵的場所,但在初中這個階段,學生容易出現叛逆的心理,因此容易和家長存在隔閡、產生距離,如果沒有將這個尺度把握好,親情就會變得疏遠。為此,班主任要與家長加強聯系,形成融洽的配合關系,進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德育教學工作,促進學生的進步。
在課堂中,德育的學習多以理論內容為主,但德育不應該只在教室內進行,而應和社會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為此,班主任可憑借知識與教學經驗,與社會團體組織加強合作,舉辦一系列相關活動,如:讓學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服務工作或在城市進行清潔工作,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真實感受,自覺接受德育素養的熏染。另外,活動結束后,班主任要在班級中做好總結工作,引導學生分享感受與收獲、發表看法,對自己以后的發展做出謀劃,使德育教學工作的影響得以加深。
三、結語
綜上可知,本文從兩個方面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展開了論述,即: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發揮表率作用,為學生的言行表現起到模范引導的作用。同時,要考慮到初中生在這個時期的身心特征,對其予以尊重,開展其感興趣的德育活動;要加強與家長、社會之間的聯系,加強合作,從多方面來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