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步入學校的小學生,其心理與思想還處于不成熟階段,這就決定了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包括培養小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所以,小學班主任有必要在幸福教育的背景下對小學生展開德育工作,全方位地培養人才。
學生的德育工作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品格和行為,甚至影響著學生以后的發展。所以,小學班主任應在幸福教育的背景下開展德育工作,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幸福感,為其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本文就目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進行論述。
一、幸福教育的含義
幸福教育即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幸福中成長的一種培養習慣。其含義包含兩個層面:第一,教師要充滿幸福感。小學生的幸福感和創造幸福的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從教師這里獲得,教師的幸福感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第二,不僅要讓小學生擁有幸福的童年,還要擁有幸福的人生。
二、在幸福教育背景下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幸福教育是該工作的重要目標。從本質上來講,德育工作的實質就是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幸福感,同時在精神上也得到滿足。我國新課改針對小學班主任基于幸福教育下的德育工作提出以下幾點要求:第一,班主任要深刻地了解小學生的內心世界,加以合理引導,讓孩子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第二,與其他教育理念相結合,讓孩子獲得幸福感。每個孩子的出身和生長環境的不同造成了孩子們性格迥異,因此班主任要因材施教,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使孩子看到自己的閃光點,然后充滿幸福感地學習、生活。這樣一來,保證了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方法和策略
(一)班主任自身要有幸福感
小學生的大部分品格和行為習慣的形成都是在校園里,而班主任開展的教育活動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幸福感。所以,班主任自身應該是一個熱愛生活、積極陽光的人,而且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孩子。班主任要激情飽滿地去迎接每一天的生活,用快樂的心情去感染每一位學生。總而言之,言傳身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小學班主任通過對孩子實施幸福教育,讓孩子在校園的學習和生活中感受到幸福、快樂,從而才能使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展開。
(二)營造充滿幸福的課堂環境
課堂是班主任與孩子接觸得最多的場所,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傳授知識,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小學班主任可以營造出充滿幸福感的課堂環境,例如,采用情景教學模式,讓孩子去扮演課文中的人物,用心去感受人物內心的愛與包容,切身體會到主人公的幸福感。通過這種生動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孩子更直接地感受到幸福感,有利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進行。
(三)讓孩子擁有自信,勇敢地表現自己
出生和生長環境的不同導致了孩子們性格迥異,有的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而有的孩子擔心被教師和同學們嘲笑,因此一言不發。所以,班主任要經常鼓勵學生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無論學生的答案正確與否,教師都應給予適當的表揚。教師應給學生一個肯定的眼神和認可的微笑,讓孩子們勇于表現自己、袒露心聲。實踐表明,在課后,善于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總會很快交到朋友,而e84c97c2f0a63e626727d246696668a3且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有所增強,人際交往能力也持續上升,這樣一來,班主任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學生,針對不同的孩子,通過使用不同的方式來開展德育工作。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引導孩子學會合作,懂得互幫互助
合作學習已經成為課堂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通過合作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得到肯定,學習成績相對差的學生可以得到幫助。同時,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們學會互相幫助,可以發現其他同學身上的優點,互相學習。班主任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過程來發現孩子們的優缺點,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利于日后教學方案的制定和改變。班主任還可以組織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比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內心充滿幸福感。
(五)發現學生的特長,著重關注
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時候要帶著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找到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并使他們發揮自己的長處,使得學生的內心充滿幸福感。例如,班主任可定期舉辦一些書法比賽、繪畫比賽、唱歌比賽、跑步比賽等,讓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領域中大展拳腳,使孩子意識到自己有過人之處,建立起自信心,在快樂中學習、在幸福中成長。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教育是一項既辛苦又費心的工作。本文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進行合作、發現學生的優點、營造幸福感的課堂氛圍等方面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進行了討論,旨在使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有效地開展,可以培養出擁有正確人生觀的學生,讓孩子們熱情地去擁抱生活,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的挑戰,最終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