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需求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對幼兒園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幼兒園良好的硬件設施、優秀的師資隊伍、舒適的環境、高素質的教師團隊、創新的辦學理念等等,所以,家園溝通變成了一項不可缺失的長期工作。
一、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要合理使用時間、采用適當的方法
每個家長的需求和孩子們在家的表現不同,所以,教師在和不同的家長溝通時要注意溝通技巧。首先,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溝通。教師可以在家長每天接送孩子時與家長溝通,雖然時間并不是太長,但也足以讓教師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具體來說:在家長送孩子上學時,教師可以去了解孩子前一天回到家的表現;家長在接孩子放學時,教師可以向家長反映這一天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及今天學習了哪些知識,還可以讓家長幫助檢查孩子的學習情況。有些家長工作繁忙,沒有時間來學校了解孩子的情況,教師就可以用這些零碎時間與家長進行交流。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用適當的方法技巧與家長溝通。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孩子們在上學時向教師問好、放學時和教師說再見,當孩子忘記打招呼時,家長要提醒孩子向教師問好,共同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教師一定要注意技巧,這樣才能贏得家長的信任,共同促進孩子們的成長。
二、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溝通技巧,提高自身的素質
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教師要有熱情和耐心,孩子的成長問題是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因此家長們會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同時,教師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態度要謙和,注意禮貌問題,平等地對待每個人,不要盛氣凌人,要和家長坦誠相待,推心置腹地和家長交流孩子的情況和問題。例如,有家長反映:小孩突然不想去上幼兒園,對幼兒園出現抵觸情緒。這時,教師要了解孩子近期在幼兒園發生了什么事情,了解孩子不想去幼兒園的原因,并及時反映給家長。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有正確的處理對策,比如親自去詢問孩子、鼓勵孩子去幼兒園等,給家長一個滿意的交代。教師不要去指責家長,要耐心地幫家長分析,同時表示對家長的理解,心平氣和地提醒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這樣不僅體現了教師的自身素質,也會贏得家長的信任,使家長在未來能更好地與教師進行溝通,促進孩子們的成長。
三、教師要定期進行家訪,與家長進行一次詳細交流
例如,某孩子在幼兒園頻繁打人,據教師了解的情況,該孩子在和別的小孩搶玩具時出現了打架事件,這種事件需要教師與家長進行詳細的溝通。現在的孩子處于物權意識的朦朧階段,十分看重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會導致爭搶事件的發生。這時,教師要引導孩子們不要爭搶玩具,要學會謙讓,并請打人的孩子道歉,這也是培養孩子們禮貌意識的一種方式。孩子們正處于成長期,教師們要定期進行家訪,向家長反映孩子這段時間在學校的表現以及出現的情況、問題等,通過向家長傳達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
每個孩子的成長情況不一樣,所/+aZo6GdiY2GuEi5h6XT+KWLum65UhZqN0Pau/SnBVk=以每個孩子的家訪目的是不同的,教師在家訪前要明確家訪目的。例如,某孩子近期在學校不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活動,教師在進行家訪時就可以去了解孩子不參加活動的原因,弄清是性格原因還是身體不舒服,并且和家長共同討論如何讓孩子積極參加活動。因此,這個孩子的家訪目的是:了解孩子不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的原因,并提高孩子的積極性,獲得家長的幫助,引導、開導孩子,從而使家長和教師共同幫助孩子成長。
四、教師把家長聚在一起進行溝通,共同討論孩子的成長問題
教師可以定期開家長會,把家長們聚集到一起進行交流,了解其他家長的育兒經驗,分享自己孩子的成長歷程,這是一個家長與家長、家長與教師進行交流的好機會。但是,家長很多時候工作繁忙,有時候不能親自到場,錯失了和教師、其他家長溝通交流的機會。而現在網絡發達,教師可以建一個班級家長群,每天在群里面發一些孩子們在學校玩耍、學習的照片,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家長也可以發一些孩子在家里成長的點滴、反映一些孩子出現的問題,對于某些讓家長們產生了共鳴的問題,可以一起討論、解決,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想法,因此就能集思廣益,共同解決孩子們的問題,促進家長與家長、家長與教師的溝通,更好地培養孩子健康成長。
五、結語
幼兒園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兒童的健康發展關系到未來社會的發展。家庭和幼兒園是幫助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所以教師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與家長們的溝通交流,保持熱情和耐心,平等坦誠地面對每一位家長。此外,還要注意和家長們溝通的技巧,采用適當的方法與家長進行溝通,贏得家長們的信任。同時,家長也要積極配合,與教師進行積極的交流,共同促進孩子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