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依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阻礙著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因此,如何引導孩子們學好英語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進行探討與研究。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更應該以此為工作的核心內容,并進行深入的探究,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英語課標要求,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知,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十分重要。然而,小學生缺乏足夠的自制力,如果教師不重視孩子們的性格及心理特點,只是一味地進行“機械式”教學,就會導致教學內容枯燥與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勿論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為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并保持這種濃厚的興趣,最終將這種興趣轉變為他們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我們可以將趣味教學納入重點考慮的范圍。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看起來好像跟孩子的學習興趣沒有關系,其實不然。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有效地提高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有時候,我們可以讓自己成為孩子的父母、朋友、知心姐姐(哥哥),讓孩子對我們產生親近感,愿意跟我們交流。這樣一來,能有效地保證大多數孩子對英語課感興趣,進而主動學習英語,提高英語成績。反之,若孩子們不喜歡英語教師,甚至產生抵觸情緒,就會減少學習英語的動力,其英語成績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曾經有個學生跟我說:“教師,我想跟你說個秘密:我們班很多同學都希望你當我們的媽媽。”這樣的師生關系,孩子怎會不喜歡英語呢?
綜上所述,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教師應該與孩子們多交流溝通,及時關注孩子們的行為變化和心理變化,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根據孩子們的心理和年齡特點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傳統的中學英語教學中,基本用的是“機械式”“填鴨式”等教學手段,孩子們處于被動學習英語的狀態。受中學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英語也存在這樣的教學模式,這種生塞硬灌的教學手段不僅不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甚至還會造成反效果,特別是高段的學生,很容易對此產生逆反心理。因此,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有利于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積極性。教師應積極地創新教學方式,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說英語、用英語的環境,如制作手抄報或宣傳欄。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英語手抄報,并張貼在班級的宣傳欄上,供所有孩子們觀看與學習。同時,也可以找一些英文的名言警句,配上相應的中文釋義后貼在宣傳欄處,使孩子們能夠無意識地跟英語接觸。
三、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為了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保持這種興趣,教師應該善于因材施教,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究創新小學英語教學的手段,比如游戲教學、趣味教學等,這些方式都可以應用到英語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習英語成為一項有趣的教學活動,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將趣味化教學適當地應用到英語教學當中,不僅可以使英語的學習過程充滿了樂趣,還能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孩子們的積極思維。
四、解決孩子們的學習難點
在孩子們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幫助孩子一起攻克學習難點也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掌握語法一直都是他們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受語法知識較為抽象化的影響,以孩子們現有的思維能力,他們很難理解。因此,教師需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科學的教學策略,把語法知識的抽象化變得生動直觀,便于學生掌握與理解。
五、課內外相互結合
要想學好英語,就不能單純地依靠課上學習。因此,教師還應該注意組織開展一些難易適中的課外教學活動,如組織開展課外材料的學習、英語歌曲或短句的表演等各種小組活動。同時,鼓勵孩子們碰到外國人時主動用英語去交流,這樣既能鍛煉孩子們運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還能提高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在這些活動中,孩子們能鍛煉相互交流與溝通的能力,使他們互幫互助、互相感染,從而幫助孩子們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積極性。
我還經常讓孩子回家后把當天學的內容教給自己的父母,看看自己是不是好老師,爸爸媽媽是不是好學生,孩子對這樣的任務很感興趣,因此上課也會特別認真。
教師采用不同的方式讓孩子們參加各種活動和交流,將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實際運用,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認識自我,可以使孩子們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培養英語的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孩子們學習知識的第一動力是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善于抓住孩子們的心理及年齡特點,因材施教,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孩子們英語學習的綜合素質,同時提升整體的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