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改革中,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其目的是提升小學生寫作的能力,而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寫作教學,并且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注意寫作策略知識的有效運用。只有發揮好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解決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實施課程改革以來,隨著新課標的要求,很多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寫作進一步放權,減少了干預,使得學生有了更多發揮的空間,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可寫的內容確實增加了,但很多學生的作文變得內容空洞、缺乏明確的中心。究其原因,小學生缺乏生活經驗與閱歷,分析能力與觀察能力普遍匱乏。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作文教學活動時必須教授學生一定的寫作策略知識,使學生對于寫作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形成正確的認知,并掌握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策略,從而有效地提升寫作能力。與此同時,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不斷地引導學生提高觀察能力,不斷累積并豐富自身的寫作素材,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發展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當前,學生無法提升寫作能力的最大阻礙就是他們無法有效運用寫作策略知識。所以,在開展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這一實際問題幫助他們制定科學而有效的寫作計劃,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寫作的訓練,促使學生們根據教師的指導及時優化并改進自身存在的問題,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斷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策略知識的有效應用
(一)傳授學生有效的寫作方法
在傳授學生寫作策略知識的過程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教會學生各種作文類型的寫作方法,這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比如,在指導學生進行《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的寫作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對寫作對象的外貌、心理以及行為進行細致的描寫、刻畫,并教授學生描寫、刻畫人物外貌、語言、行為的方法,幫助學生塑造出更具真實感、感染力的人物形象。當學生完成作文后,教師還要對他們的作文進行認真的批改,幫助學生進行總結和反思,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們的寫作水平。
(二)采用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寫作
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想訓練并提升學生們的寫作能力,還應采用小組合作的模式,引導學生在小組成員的交流探討和互相幫助中激發彼此的創造性思維與創作的靈感,篩選合適的寫作素材,選用合適的語言進行寫作,從而創作出更優秀的作文,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比如,在寫一篇以“春天”為主題的作文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學生進行寫作。首先,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向學生展現春天的美麗景象,然后讓學生們在小組中展開交流和探討,在交流中激發出學生們的寫作靈感,然后選擇合適的寫作素材,并用優美的語言描述多媒體中展現的美景,這樣既提升了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們的團隊合作意識。
(三)采用提綱策略進行寫作
提綱寫作是寫作策略知識中一項重要的策略。 “提綱策略”就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先根據自身的想法以及寫作的要求列出作文的提綱,然后再選擇合適的素材、適宜的語法和語句進行內容的填充。采用提綱策略進行寫作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寫作策略,能使學生準確把握寫作的內容,不偏離寫作的軌道,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在應用提綱策略進行寫作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應遵守的要求:一是提綱的內容必須清晰,二是提綱必須有層次感。只有遵守這兩點要求,才能不斷延伸、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與水平。比如,在引導學生寫《最崇拜的人》這篇作文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明確自己崇拜的人是誰,然后再引導學生利用提綱法將崇拜他的原因一一列舉出來,最后再進行內容的填充,這樣,一篇作文就輕松地完成了。
(四)采用草稿策略進行寫作
草稿策略在我國文學史上應用的歷史十分久遠,在古代的科舉考試中就已經運用了草稿策略。對于小學生,特別是初學寫作的小學生而言,采用草稿進行寫作,能讓他們自由地進行思考和創作,具體做法是:先在草稿紙上寫下大概的文章內容,然后對其中無用的部分予以刪除,對不合適的內容及時進行修改,從而保證作文的質量。在實際的應用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養成寫作文前先打草稿的良好習慣,這樣能幫助學生理清寫作的思路,同時還能幫助他們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字、詞、句,減少并盡量避免在文章中出現詞句和語法方面的錯誤。
三、結語
隨著新課改對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開始在教學中向學生傳授寫作策略知識,收到了很大的效果,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水平。因此,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探索更多、更好的寫作策略知識,并尋求創新應用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