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治理念下的學校教師管理,必須轉變觀念,積極構建以人為本的校園管理文化,做到強化民主管理,保證教師權益;強化目標管理,促進自主發展;強化平臺搭建,提升教師水平;強化人文評價,挖掘發展潛力;強化人文評價,挖掘發展潛力。
【關鍵詞】法治理念;教師管理;民主管理;目標管理;平臺搭建;服務意識;人文評價
“好搜百科”對“法治理念”是這樣表述的:“法治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法律的權威性是法治賴以實現的根本保障;限制公權力是法治的基本精神;公正是法治最普遍的價值表述;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法治的價值實質。”
基于這樣的理念,在學校教師管理中,我們必須轉變觀念,從傳統的命令、服從為基本內容的縱向型框架轉變為以協商、平衡為主要內容的橫向型結構,將法治精神充分融入教師管理中,全面保證教師權益,積極構建以人為本的校園管理文化。
多年來,學校一直扎實開展民主管理公開工作。一方面,我們積極開發校務公開網絡系統,充分利用學校網站進行公開,如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及修改情況、教師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網站信息不僅對教職工公開,也對家長公開,如每班每日家庭作業、學生每日表揚、學校每日菜單、學生作業量調查等,同時,還利用校園網開展了網絡信息服務和咨詢工作。這大大拓寬了校務公開的覆蓋面,也提高了校務公開的實效。
另一方面,我們積極落實教代會工作。每年度審議通過學校計劃、工作總結、財務預算和決算等,做到了學校重大決策和影響學校各方面工作的重大問題都向教職工公開,并通過召開教師座談會,寫提案等形式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建議,切實維護教職工對學校熱點問題、焦點問題以及關系自身利益事務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情,只有在做之前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才能在開展的時候比較順利地進行。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在出臺了《學校教師發展三年規劃》《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細則》《教師專業素養考核辦法》《教師突出性績效獎勵辦法》等制度,著重做好以下兩件事。
一是根據“跳起來正好夠得著”的基本原則,分層制定目標。比如,對新教師實行“一年入門、兩年過關、三年成型、五年基本成熟”“一、二、三、五”目標制;對成熟教師設立“教壇新秀、學科骨干、名教師”等層級目標;對市縣骨干和名教師,積極創造條件,鼓勵他們成為專家型、學者型教師;對年老教師,要求能關注青年教師成長,主動與他人分享經驗,以積極的心態對待為期不多的教學生涯。分層目標,使每一位教師干有方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二是開展了“教師個體自我發展三年規劃”制定,引導教師通過自我分析,明確發展起點,形成專業發展愿景,設計行動方案,分階段實施。同時為使規劃的實施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學校還在校園網站上設置“電子成長記錄冊”,要求每位教師在每學年度初制定本學年的發展目標,期末學校對每位教師一學年目標達成情況進行審核。對于未達成的教師,學校與該教師一起分析原因,并幫助其在下一個學期努力達成目標。
(一)學習平臺
我們盡量為教師搭建與專家、名師等面對面交流、學習的平臺,接受專家引領。允許各教研組根據平時教研活動需求,自行邀請市內外專家來校指導、講座等,學校提供經費保障。盡量增加教師外出觀摩、學習、培訓的機會。鼓勵教師多讀書,多觀摩,多反思,組織開展專題讀書活動、學習心得體會文章征集活動等。
(二)活動平臺
我們為教師提供充分展示才華的舞臺。我們注重教研組建設,不斷創新校本教研活動方式,以提高教研組活動專業含量;扎實開展生本情智課堂研究活動、教師基本功比武操練活動、課堂教學比武活動、導師帶徒活動等,都是在積極為教師搭建展示、成長的舞臺,使之在獲得成功同時以更飽滿的激情和內驅力去投入新的發展中。
(三)交流平臺
我們不斷引領教師加強同伴交流與合作。引導教師與自己的同行交流和分享對教育的感悟、體驗與困惑,來實現專業認識和發展的目的。具體交流溝通方式可以是聊天、座談、聽課、參觀、看課例錄像、網站論壇、課題協作、問題討論等。
氛圍促人才,活動長才干。向上的校園風氣、豐富的校園養分,滋養每一位教師不斷成長。
對于教師的工作量,很多時候并不是可量化、可操作的顯性評價所能涵蓋的。我們積極倡導教師工作的隱性評價,旨在通過思想的引領、人格的熏陶來激發教師的工作潛能,促進教師專業內驅力的發展。
我們倡導賞識文化,通過多途徑的賞識,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正能量,激發教師持續發展的動力。如每周五教師會上,主管各個科室的領導和副校長都會就一周來涌現的感人事例和取得成績等給予表揚。又如,學校網站上的“橫小之歌”這一平臺,也是為賞識評價而設置的。
學校的發展歸根結底要靠教師的發展,教師的發展也必將帶動學校的發展。我們樹立“一切為了教師,為了一切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工作服務理念,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努力提高服務質量。
借助工會平臺,秉承“真心實意關心、實實在在服務”信念,全面關心教師。如組織全校教職工全方位體檢,堅持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文體活動;做好走訪慰問工作,對于請短期病假的教職工,我們會及時進行電話問候;對于住院或動手術的教職工,行政和工會領導親自上門慰問,為他們送去集體的溫暖和關愛。
借助教導處平臺,切實關注教師發展,為每位教師發展、成功創設機會,搭建平臺,提供幫助,想方設法促使教師釋放自我成長的原動力,盡最大努力讓教師有專業成長的快樂和職業幸福感。
借助后勤處平臺,堅持為師生、教育教學服務的宗旨,不斷探索如何為教職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注重聽取意見,不斷改進工作方式,將后勤服務工作做細,做實,積極為教師辦實事,辦好事,切實解決教師實際困難,全力保障教師待遇落實。
總之,法治理念下的學校教師管理,是我們的任務,也是深奧的研究課題。其科學性在于讓人高效地做事,其藝術性在于讓人愉快地做事,其戰略性在于讓人做正確的事。相信只要堅守“以法治校,民主管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我們的學校一定會滿載碩果,走向光輝而燦爛的明天。
[1]張祥鴻.以人為本學校管理模式的創新[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4.
[2]劉圣福.以人為本的教師管理探析[D].濟寧:曲阜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