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的發展需要創新型人才,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比較強的學科,而初中時期是學生發展創新思維的重要階段,改革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思維;發展策略
社會不斷發展,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還要有創新思維能力。綜觀國內外的各種考試,在試題設置上雖然不盡相同,但是都注重對考生創新思維的考查,其目的就是要為社會選拔具有一定創新思維的人才。初中階段是學生各種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數學又是一門邏輯思維比較強的學科,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只有適當地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才能更有效地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人才。本文以課題組一年來的實驗研究為依據簡要闡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實驗證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動腦和觀察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礎上才能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但是采用多媒體進行初中數學教學不能千篇一律,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在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初中數學新知識的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枯燥、機械地掌握新知識,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感性認識,啟發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在知識的連接點創設問題情境,設置巧妙的懸念將枯燥的知識形象化,趣味化。利用多媒體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展現知識的內在規律,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學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同時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互助能力解決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務以及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得懂的問題,更大限度地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是在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困境中恰當運用多媒體,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離不開學生的想象能力,但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在某些情況下學生的想象能力受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認知能力的限制而難以充分地發揮,因而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障礙。此時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比教師幫助解決問題能極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數學“勾股定理”一章教學中,學生在解決問題“在一個長、寬、高分別為12、5、13厘米的長方體中最長能放入多長的竹竿?”時,會因為空間想象能力的限制而束手無策,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動態圖形及演示模擬動畫使問題簡單明了化,有效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也極大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初中數學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思路,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在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動力的源泉。毫無疑問,沒有興趣的教學是一種強制性的學習,這樣的教學不僅沒有任何教學效果,更談不上教學質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會扼殺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讓學生失去探求真理的欲望,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為此,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接受能力把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任務轉變為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本節課的興趣上來。教師若能想方設法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確保人人都有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口說理,動腦思維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發現問題,積極探索得出結論,不但能使學生克服學習中的障礙,而且能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和發展。
(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要營造有利于學生勇于創新的氛圍
學生具有勇于創新的精神,才能發展創新思維,創新思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精神。學生的創新精神除與本身的心理、性格等因素有關外,最重要的是與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密切相關。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寬松、和諧、自主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敏捷,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變觀念,以學習和學生為教學中心,營造一種讓學生感覺寬松、和諧、自主的氛圍和環境,使學生真切體會到教師不再是厲聲呵責的教者,而是學生的朋友,消除了教師與學生因講臺上下之分而出現的隔閡,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熱情洋溢,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只有這樣,才能變以前教師的教為現在學生的學的教學課堂,教師不是為了講授而講,而是因學生要學或者因學生有疑而講,這樣也鼓勵了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保護每一個學生敢于創新的精神。要營造這樣的學習氛圍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把“講臺”搬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零距離。初中數學教師要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要有“剔除三尺講臺不容侵犯”的精神,走到學生身邊,走進學生心里,傾聽學生的心聲,視學生為朋友甚至是自己的孩子,使學生在教師面前可以暢所欲言。
2.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對待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尤其是在自主探究學習的環節中對于發言遲甚至錯誤的學生要積極引導鼓勵,不能一味地批評責備。事實證明,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才獲得成功的。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我們教師要有不怕失敗的精神和心理素質。學生有想法總比沒有想法好,對于錯誤的見解,教師要進行正確引導,不能批評甚至責罵。只有保護每個學生的自尊,才有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可能。
3.誘導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就要設置開放性的題目,想方設法誘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法,然后讓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借鑒他人的思維方法拓寬自己的視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4.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分數不能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從古至今大多數教師、家長及教育機構都是以學生的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優與劣,成績成為選拔學生的唯一標準。但是根據教學經驗可知,即使是兩個分數一樣的學生,他們的創新思維也有很大的差別,雖然總得分一樣,其實一個是創新思維好,得到了分值較大的題目,而另一個是基本功扎實,得到了分值低而數目多的分值。顯然,在今后的發展中,創新思維占優勢的人才才是我們社會急需的。這種情況雖然不是千篇一律,但也是存在的。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不能將其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如果單純依成績評價學生的好壞,無形中會傷害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對數學課失去信心,并且感到枯燥,導致課堂氛圍僵化呆板,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5.選準知識點創設情境,營造創新氛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一定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選取恰當的知識點創設情境,為學生營造創新氛圍。例如在教學扇形面積計算公式時,教師一般是借助教具直觀演示對圓形面積的等分轉化推導出扇形面積計算公式。這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具有創造性的思維過程。學習扇形面積計算方法時,學生已掌握了圓面積計算公式方法,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應體現在幫助學生樹立假設,一步一步地展開推理論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可以設計幾個思考題:能否將扇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如果把扇形近似地看作一個三角形,弧長看作底,半徑為高,猜想如何計算?弧長與半徑有什么關系?通過上述幾個問題的思考,啟發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主動地發現規律,掌握規律,創造性地獲取新知識。
(三)數形結合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驅動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數”和“形”是初中數學教學中密不可分的兩大內容,“數”只有在有“形”的情況下才能更得以直觀地展現,而“形”在有“數”的前提下才能進入微觀研究。要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還必須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就是發展學生形象思維的最佳方法。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利用數形結合方法,通過幾何圖形的直觀性訓練學生進行對比,類比,聯想,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驅動學生創新思維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不僅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擔負著如何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的重任。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具備怎樣的知識,而是更注重人才的潛能,也就是創新能力,歸根結底就是創新思維的發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全方位調動一切因素,利用多媒體,改變教學思路和方法等,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才能為培養高尖端的人才發揮一定作用。
[1]朱陽金.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2(36):102-103.
[2]李星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08(11):3-6.
[3]曲彥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