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圖寫話是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能力,也是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直接體現。但是,從當前的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在看圖寫話方面的能力還存在一定欠缺,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有一定問題。文章在深入分析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特點的基礎上,較為詳細地闡述了看圖寫話的學法,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看圖寫話;學法研究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小學中低年級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項重要能力就是看圖寫話,這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和必經過程,良好的看圖寫話能力不僅能夠使小學生的語文基礎更加牢固,而且也能為以后的深入學習創造有利條件。但是,在當前的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教育和培養方面還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將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
看圖寫話是小學作文教學的起步訓練,是培養低年級學生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自信心,打好寫作基礎及順利過渡到中高年級的習作有著重要的作用。要想有效提升小學中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首先應該分析看圖寫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為以后的語文深入學習掃清障礙。總體來看,當前小學生看圖寫話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不會觀察,不能發現圖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成長階段,各方面的能力尚未完全形成,而看圖寫話的前提就是需要看懂圖畫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寫話。但是對于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看懂圖畫方面就存在問題,對于圖片內容,包括圖中各種事物的特點及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以現有的知識儲備,學生很難進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圖片看不懂,那么寫話的過程中就不會得心應手,即使寫出來,也只是圖片的簡單語言描述,甚至有的學生連大概意思都不了解,這樣寫出的作文水平可想而知。
(二)寫作過程中語言功底欠缺,無法有效表達自己的意思
在具體的看圖寫話過程中,由于中低年級小學生自身寫作水平的限制,他們盡管看懂了圖片上所要表達和體現的內容,但是在寫作過程中仍然會出現較多的問題。也就是說,雖然看懂了圖的大意,但是寫出的話干巴巴的,沒有生氣,無法表達圖中的大意。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還是因為中低年級的小學生欠缺語言功底,不能利用現有水平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不斷強化。
(三)學生缺乏想象力,不能真正寫活圖片內容
教師在小學中低年級看圖寫話實踐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在寫作的時候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寫作的內容一般都受到一定局限,單幅圖寫話不會融會貫通,只是為了看圖而看圖,沒有把畫面寫“活”,不能很好地發揮想象力來表達圖片更深層次的內容。這與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密切相關,一直以來,灌輸式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這也是影響學生看圖寫話水平的直接原因。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從教學模式上下功夫。
(四)看圖寫話過程中觀察和寫作順序有問題
除了以上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以外,小學中低年級學生在看圖寫話過程中還存在一個較為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在針對多幅圖寫話時,不能從整體到局部去觀察,前后內容不連貫。這種多幅圖寫話的題目形式是十分常見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不能將幾幅圖片的內容進行有機整合,而是僅僅描述單個圖片的內容,相互之間缺乏一定的連貫性,彼此相互獨立,這也是小學中低年級學生在看圖寫話過程中存在的嚴重問題。
針對小學中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的學法研究這一問題,很多教育界人士都曾對“看圖寫話”做過研究。如吳喜臣(2004年)所著的《喜臣看圖寫話》《喜臣看圖作文》對低年級看圖寫話的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指導;又如肖復興(2009年)提出低年級看圖寫話的指導方法,準確理解圖意,發揮想象,并把故事寫完整。但綜觀這些專著,多側重理論性指導,針對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途徑和方法還沒有具體提到。如何指導學生寫好看圖寫話,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好的一個重要問題。基于以上考慮,筆者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摸索出一套適合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具體來說,可以采用以下幾種形式。
(一)給小學生營造一個相對寬松自由的寫作環境
低年級正是小學生發展寫話能力的關鍵期。針對學生渴求知識的特點,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相對自由的氛圍,讓小學生不但在寫話實踐中掌握知識,提高寫話能力,學會運用書面語言的方法,而且讓他們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提升。通過實踐研究,構建低年級看圖寫話能力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體會看圖說話寫話的快樂,初步形成自主積累的習慣,并能初步運用所積累的語言知識為學習和生活服務。
(二)不斷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寫作意識
在提高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下,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方面卻存在一定問題。在傳統的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一般只關注學生應試成績的提升,認為只要學生的考試成績理想了,相應的知識也就掌握了。這樣的教學模式存在較多弊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掌握相應的知識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學習能力才是學生培養的目標和關鍵,也是提高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基礎。教師應該不斷啟發小學生開動腦筋,引導小學生多動腦,多思考,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和發揮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解決小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小學生逐漸學會問題的思考和解決辦法,擺脫對教師的依賴,進而提高小學生的看圖寫話水平。
綜上所述,看圖寫話是小學中低年級學生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教師應該給予足夠重視,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看圖寫話能力不斷提升。
[1]楊春容.依托繪本巧嫁接增添寫話錦上花——小學低段看圖寫話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2014(33):16-17.
[2]周霞.基于繪本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10):80.
[3]王惠.插上隱形翅膀,讓筆尖飛揚——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J].考試周刊,2016(64):51,163.
[4]林健英.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能力評價的實踐研究——以上海L大學附屬小學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
[5]王含倩.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