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小學教育階段,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由于學生能力以及環境等因素,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此,作者總結自身在初中以及小學支教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將其整理為中小學英語銜接的幾點策略,以期可以為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工作提供依據,提高中小學英語銜接效果。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銜接;挑戰;解決策略
良好的英語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方法在學生的全面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更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從小學階段開始進行英語基礎教學,初中畢業則是英語基礎教學階段的結束,而小學英語教學與初中英語教學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因此,需要中小學英語教師積極交流,使中小學英語有效銜接,順利完成教學過渡。
(一)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要求存在差異
首先,在中學及小學教學階段,關注的重點教學內容不同。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重視教學過程,學生在記憶英語單詞和句型時普遍為機械性記憶,并不理解單詞和句型的含義,且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較差;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普遍將學生的聽說能力作為重點培養,忽視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對比小學和初中的英語教學,二者的教學內容容量有很大差別,每周安排的課時也不同,小學英語雖然是基礎教學,但其重要性要低于初中英語。其次,中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有明顯差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有很多鍛煉機會,主要在于英語的淺層含義理解教學等,學生主要對小學常見的英語詞匯、簡單的語句進行理解,并學習少部分語法知識,對思維要求不高,通過機械性的練習能夠得到有效的鞏固。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但是,新時期的英語教學對學生的要求高;初中英語一個單元按照一個話題拓展內容,可以使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實踐、交流等方式學習和運用英語。此外,每間隔兩個單元或三個單元,教材中便會有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課題,將幾個單元的知識綜合一起,對學生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創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社會生活,貼近學生的實際,語言表達也更加規范;在教材編寫方面也體現出英語教學的綜合性和整體性特點。因此,小學生進入初中初期,很難適應初中英語教學。
(二)中小學英語教學方法以及節奏有明顯的不同
筆者在小學支教中發現,小學英語教學以游戲和日常生活用語教學為主,因此,小學英語教師一般采用比較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實物、圖片、比賽、游戲以及模仿等。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會穿插大量的英文歌曲、表演等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課堂生動,學生也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且由于教學內容較少,教學節奏慢,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節奏。而初中英語教學迅速進入到擴展和運用階段,教師不僅要創造適合學生的情境,且需要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掌握知識點,并學習正確運用。同時,初中英語教學容量加大,為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開學之初制定教學計劃,教學節奏相對于小學階段明顯加快,學生很難適應。教學方法和教學節奏的變化,導致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面臨嚴峻的挑戰。
(三)中小學學生心理特點具有差異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能動性較強,喜歡表現自己,并且喜歡模仿自己喜歡的人物等。同時,小學生的記憶能力、模仿能力以及感知能力等都比較好。與初中階段的學生相比,小學生性格大方,不拘謹,不怕出錯,敢于表達自己,這種心理特點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心理越來越成熟,來自多方面的壓力逐漸增大,不再喜歡表現自己,害怕說錯被其他學生取笑,害怕教師的批評,嚴重的甚至會出現焦慮情緒。在英語教學中,學生若是出現過度焦慮的現象,則會嚴重阻礙英語教學,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筆者認真回顧初中和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表現發現,學生在年齡較小時勇于發言,課堂氣氛活躍,而隨著年齡變大,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
(一)抓住學生的心理變化,巧妙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小學生剛進入初中階段時,仍舊保持著好奇、好動、喜歡模仿和表演等心理特點,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追求著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學生的這一特點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是學生學習最為穩定且重要的動機。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進入初中時的這一特點,努力營造適合學生的寬松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積極性,巧妙改變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同時,教師還應抓住學生進入初中初期積極向上的心態,將其作為學生學習好英語的良好契機,尤其要重視小學階段英語較差的學生,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進步,教師也要表揚、鼓勵,如:單詞書寫正確,準確運用短語或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升等,改變其在小學英語課堂備受冷落的狀態,增加其學習英語過程中的愉悅體驗,幫助此類學生重拾學習英語的信心,減少英語成績的兩極分化現象,從而提高初中英語的整體成績。
(二)運用多種方式增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待學生進入初中后,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盡量保留小學課堂教學氛圍。如筆者在初中講解特殊的疑問句知識時,邀請幾名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英語知識進行疑問句形式的對話,調動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后,正式進入特殊疑問句教學階段。這樣既可以保持學生在小學時的活躍課堂氛圍,也可以增強學生對對話表演的興趣,進而增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此外,教師也可以結合英語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引入英語歌曲,實現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
(三)調整教學內容,適當地進行增減
筆者在小學支教中發現,中小學英語教材中有一部分內容的主要作用在于銜接,教師可以針對該部分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適當增減,使中小學英語教學更具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例如:“What's your hobby”和初中教材中介紹自己的內容中有相同、相似之處,教師需要掌握中小學教材的內容,對其中相同和相似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規劃,保證增減的合理性,選擇其中能夠激發學生興趣、有利于學生發展,且比較常用的知識點開展英語教學,進而保證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順利銜接。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學習更多的英語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癢hat's your hobby”與自我介紹的內容中也有重復的單詞、語法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筆者曾在初中教授過英語課程,對于初中英語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比較了解,因此在小學支教過程中,適當地結合自身的經驗,選擇其中相同且學生能夠接受的單詞和語法知識進行講解,有利于學生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也可以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初中英語的教學方式。
(四)設計符合學生需求的英語教學活動
新時期英語教學要求面向所有學生,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參與并體驗活動。因此,在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已經掌握的英語知識和經驗,重視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通過親身參與、感受從而認知事物,理解學習英語的意義?;谝陨弦?,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應簡單、有趣,并以該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為依據,重點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及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有效利用生活中的資料開展英語教學。例如關于蘋果、香蕉、汽車、火車等名詞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實物、圖片以及幻燈片等方式開展教學。目前,比較常用的教學工具有多媒體。在初中和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為增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活動。此外,小學生向初中過渡時,因學生保留著喜歡模仿和表揚等特點,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表演教學活動,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五)在學習方法上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銜接
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和保障。筆者在支教的過程中發現,有的小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發言,參與課堂活動,每天放學之后也會堅持英語閱讀。但是,也有的學生學習習慣較差,主要表現為:英語書寫錯誤,不認真完成作業,英語語法不熟練等,家長反映學生在完成作業后無所事事,建議教師加大英語作業量。這一現象反映出學生只會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沒有獨立學習英語的習慣。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學生高效地學習英語,省時省力,便于學生掌握英語學習技巧和規律等。因此,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工作中,需要小學英語教師與初中英語教師經常溝通,了解學生基本學習情況,共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掌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有效解決銜接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總之,在中小學英語銜接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變化,巧妙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運用多種方式增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調整教學內容,適當地進行增減,設計符合學生需求的英語教學活動,并且在學習方法上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銜接,從而保證小學英語教學順利過渡到中學英語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
[1]高小丹.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實踐分析[J].知識經濟,2017(12):126,128.
[2]程中一.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實踐研究[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02):66-70+73.
[3]吳媛.新課標下中小學英語教與學銜接中的情感教學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
[4]董晨琳.中小學英語銜接中課堂教學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14(15):103-104.
[5]王雨夢.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4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