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時期是學生性格養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專業的輔導,讓學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發展與進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不可少,需要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通過有效途徑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可以將課堂中學習的內容潛移默化地運用到日常行為活動中,成為基本的行為規范,規范學生的各項行為。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課堂;問題;構建策略
課堂效率的提升直接關系到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教學質量,也是教師自身素質提高的重要步驟,因此在進行課堂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關注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盡可能多地獲取知識。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關鍵課程,因此進行課程設計時需要關注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學成果,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高效課堂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教學進行相應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政治學科在課堂教學中具有自身的特點,《新課標》中對該學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視知識和能力的傳輸,將情感價值傳達給學生,對其重點進行關注,體現基本的教學目的,從而讓學生可以將學習的知識運用到日常行為規范中。高效課堂的建立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使用新的理念,重視學生的自身發展。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全國范圍內使用較多,在課程安排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積極推動思想品德教學承前啟后的重要教材,在進行編制的過程中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對教材進行改革,符合教學要求,是實用性較強的教材。
(一)教學方式落后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還較多地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講解為主,且有的教師缺乏生動幽默的語言,難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降低,對于課堂教學不利。而且有些內容過于枯燥,尤其是九年級一些基本內容的學習過于抽象化,學生以聽課為主,注意力容易分散,造成對該課程不重視,對于日常的教學缺乏興趣,在課堂中進行其他的行為,影響課堂教學計劃的實施。
(二)教學內容滯后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安排還是采用傳統的按照課本各個單元進行教學的方法,這樣的教學設計容易出現課堂教學過于枯燥的情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能很好地提起興趣,而是被動地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效果方面存在問題。而且,教材內容如果完全按照課本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習,學生對課堂學習缺乏新鮮感。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手段不能創新,直接對上課效果造成影響,學生在該課程的學習中不能積極回應教師的教學成果,教師也會因為學生消極的學習態度而沒有教學激情,造成惡性循環,影響課堂整體的教學效果,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負擔。這樣學生漸漸對該科目就會失去興趣,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直接對后期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帶來不利影響,從而進一步影響初中學生的各項道德規范和行為。
(三)考試成績計入總分少
在進行思想品德課程考核時,很多地方中考只算一點點分數,這使學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所以他們上課時經常心不在焉,對課堂教學活動不積極參與,將精力放在其他地方,造成課堂中注意力分散,主動性差,影響課堂教學效果,不利于正常課堂活動的展開。學生一般對于思想品德的學習還是處于傳統學習階段,平時學習缺少記憶,不能深入了解該課程學習的意義,造成教學效果和理想存在差距,對實際教學安排帶來嚴重的影響,造成實際教學和教學目標設置的差距,影響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進一步發展。
(一)提升備課效率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前提。教師在上課之前需要充分對所要教學的課程進行理解,掌握生動、幽默、靈活的語言,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新課標》要求教師不僅要熟悉課堂教學活動,還需要對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情境教學方法和課堂設計進行熟悉,讓學生在課堂中不僅能夠學習各項基本理論知識,還可以學習為人處事的道理,從微觀和宏觀的角度對思想品德課程進行教學。如前一段時間社會上流行的一個話題“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在學到“友誼”話題時有一個傳統的設問:如何交友?但這個設問可以改為:怎樣讓友誼的小船不翻?這樣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容易起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得到很好的運用,從而有利于構建高效課堂。
(二)創新教學方法
在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時,教師需要根據教材的設置進行及時調整,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充實課堂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養成親社會行為這一內容時,教師結合實際案例巧設問題,進行分析演示,讓學生深入了解相關問題,幫助學生領會理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可以使用多媒體手段對課程進行創新,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將生動的視頻、形象的圖片和美妙的音樂等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如學習維護國家安全時,可以讓學生先觀看南海漁民捕獲間諜潛航器的視頻,然后圍繞視頻內容進行設問;學習積極奉獻社會內容結束時,可以播放《愛的奉獻》歌曲。這樣有利于教師對課堂學習情境加強管理,增強課堂教學吸引力,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和感悟教材內容,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三)強化考核制度
在考試過程中,對于試卷題目的選擇可以更加靈活,不再從書本知識中提取,而是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的案例,將考試制度進行改革,讓學生認識到思想品德課程不僅僅是記憶,還需要結合課文內容對案例進行分析運用,題目碎片化,答案也碎片化,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思想品德課考試有其自身的特點: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強化學生對該課程的認識,在課堂的學習中更加注意課堂效率。思想品德課程本身與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考試時應多以時政熱點為基礎組卷,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還要對中考總分進行改革,增加思想品德在中考中的分值比例,對學生施加一定的壓力,這樣才能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本學科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總之,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直接對初中生的精神生活產生影響,關系到學生今后的思想觀念形成,因此在教學中需要重視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構建高效課堂,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多種教學手段并舉,采用富有成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做到學以致用,增強社會責任感,合理規范自己的生活行為,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使自身充滿正能量,將來更好地服務社會,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1]馬小云.淺談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課堂的構建探究[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1.
[2]黃宣東.讓思想品德課“活”起來——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活力課堂構建的途徑[J].新課程(中學),2015(0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