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了篩選出適應黑龍江省西部地區的高產、抗性好的蕓豆品種,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對引進的12個蕓豆新品種(系)進行試驗示范。結果表明:中蕓5號、中蕓3號、中蕓6號這3個品種在農藝性狀和產量上綜合表現優良。其中,中蕓5號的產量最高,為1 736.41 kg/hm2,比對照增產29.24%,較當地主栽品種有較大的增產優勢,可在黑龍江西部地區大力推廣。
關鍵詞:蕓豆;新品種(系);引種試驗
中圖分類號:S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0X(2018)01-0007-02
Introduction Trial of New Kidney Bean Varieties (Line) in the Wes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DONG Yang,CUI Xui-hui,WANG Cheng,YAN Feng,ZENG Ling-ling,LU Huan,
LI Qing-quan,WU Lin-lin
(Qiqihaer Sub-academy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Qiqihaer 161006, PRC)
Abstract:In order to select the kidney bean varieties for high yield and resistance in western Heilongjiang Province, used the random block design, the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of 12 new varieties of kidney bean introduced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Zhongyun 5, Zhongyun 3, Zhongyun 6 were suitable varieties according to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The yield of Zhongyun 5 is the highest, 1 736.41 kg/hm2, compared to the CK increasing by 29.24%. Zhongyun 5 is suitable for expand in the west of Heilongjiang.
Key words:Kidney bean; new varities(line); introduction trial
黑龍江省是我國蕓豆種植生產的主要省份之一。近些年,該省蕓豆的生產面積穩定在20萬hm2左右,總產量40萬t,占全國蕓豆出口總量的1/2左右,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由此可見,蕓豆在黑龍江省經濟作物中的地位非常重要[1-2]。該省蕓豆生產主要分布在齊齊哈爾、黑河、嫩江、大興安嶺地區,主要種植品種有英國紅、龍蕓4號。
英國紅引種于英國,呈紫紅色,株型直立,相對早熟,其在黑龍江生育期為90~95 d,株高35~45 cm,單株莢數5~8個,百粒重30~40 g,產量一般在1 300~1 500 kg/hm2,是近幾年比較暢銷的品種[3-4]。
龍蕓4號在黑龍江省推廣種植已有20 a以上,呈黑色,株型直立,其在黑龍江生育期為90~95 d,株高50~55 cm,單株莢數為7~10個,百粒重為19~22 g,產量一般在1 400~1 600 kg/hm2[5],是農民公認的高產品種。
雖然蕓豆生產、出口創匯對黑龍江省的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長期以來蕓豆作為一種小作物,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與支持,導致蕓豆生產缺乏良種良法,存在栽培管理粗放等問題[6-7]。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試驗引進了省內外一些蕓豆新品種,以期能夠篩選出在黑龍江省西部適宜種植的優良品種,更新淘汰老
化低劣品種,提高當地蕓豆的產量及品質,適應市場需求。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試驗采用12個蕓豆品種,來自6個育種單位:中蕓3號、中蕓4號、中蕓5號和中蕓6號(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天鎮黃蕓豆、品金蕓4號(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品種資源研究所),BY1401(貴州省畢節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科蕓1號(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龍12-2578、龍12-2614、英國紅(CK)(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研究所),克52(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克山分院)。
1.2 試驗設計及性狀調查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行區,小區行長5 m,小區面積9.75 m2。3次重復,種植密度為20萬株/hm2。
調查項目包括物候期和農藝性狀。物候期調查播種期、出苗期、開花期、成熟期、生育天數。農藝性狀調查株高、主莖分枝、單莢粒數、單株莢數、百粒重、小區產量。
1.3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黑龍江省農科院齊齊哈爾分院開展,該試驗基地位于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常年積溫穩定在2 900℃以上,試驗地地勢平坦,降雨量250~300 mm之間,土壤為沙壤土,灌溉設施完備,前茬為玉米。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的物候期
由表1可知,參試品種的出苗期基本一致,上下相差不到2 d;從開花期來看,參試品種大都集中在7月上旬開花,只有中蕓4號開花略晚。參試品種的生育期差別較大,在78~95 d之間,比對照英國紅生育期長的只有中蕓5號,大部分參試品種的生育期集中在90~95 d之間,天鎮黃蕓豆和科蕓1號的生育期較短,在80 d左右。通過方差分析表明,參試品種生育天數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中蕓5號、英國紅與其他品種成差異顯著性,屬于晚熟品種。
2.2 不同品種的農藝性狀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的株高在24.24~91.69 cm之間,天鎮黃蕓豆的株高最低,只有24.24 cm,中蕓4號的株高最高,為91.69 cm,大部分品種的株高集中在30.00~60.00 cm之間。參試品種株高之間存在顯著和極顯著差異,其中,中蕓4號與其他品種呈差異極顯著性;中蕓6號、克52與其他品種呈差異顯著性。中蕓6號主莖分枝最大,天鎮黃蕓豆最小,其中,中蕓4號、中蕓5號和中蕓6號與其他品種呈差異顯著性。參試品種的單株莢數在4.27~15.40個之間,差異較大,大部分品種的單株莢數都在10以下,只有中蕓6號和克52超過了10.00,其中,克52與其他品種呈差異極顯著性;中蕓3號、4號、5號、6號與其他品種呈差異顯著性。單莢粒數在參試品種之間差異不大,在3.77~6.17個之間,其中,龍12-2578的單莢粒數與其他品種呈差異顯著性,是所有參試品種中唯一一個超過6.00的品種。百粒重的差別較大,在17.08~40.59 g之間,有6份材料的百粒重集中在17.00~20.00 g之間,屬于小粒品種,超過35.00 g的大粒品種一共有3份,其中科蕓1號的百粒重最大,達到了40.59 g。通過方差分析表明,參試品種百粒重之間存在顯著和極顯著差異,其中,科蕓1號、BY1401、英國紅、品金蕓4號與其他品種呈差異極顯著性;中蕓4號、天鎮黃蕓豆與其他品種呈差異顯著性。
2.3 不同品種的產量
由表3可以看出,12份參試品種中產量超過對照英國紅的有7份材料,其中,中蕓5號的產量最高,為1 736.41 kg/hm2,比對照增產29.24%。中蕓3號、中蕓6號、龍12-2614這3個品種較對照品種增產也超過了10%,分別為20.57%、16.94%、13.38%。比對照減產的材料有4份,品金蕓4號減產最多,為19.64%。通過方差分析表明,參試品種產量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中蕓5號、中蕓3號、中蕓6號與其他品種呈差異顯著性。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總結并分析了幾種蕓豆的生育期、株高、主莖分枝、單株莢數、單株粒數、百粒重及產量之間的大小及差異顯著性。此引種試驗表明,在參試的12個蕓豆品種中,中蕓5號、中蕓3號和中蕓6號綜合性狀表現優良。其中,中蕓5號的產量最高,株高、主莖分枝、單株莢數、單莢粒數在所有參試品種中都處于較高的水平,屬于小粒豐產型種質,較當地主栽品種有較大的增產優勢,可在黑龍江省西部地區推廣。
由于試驗當年前期干旱,后期收獲時雨水大,因此對引進品種和目前當地主栽品種的比較結果會有些影響,篩選出的品種需要經過地區小部分推廣試驗后再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 強,張亞芝,魏淑紅,等. 黑龍江省蕓豆生產現狀與產業化發展[J]. 中國種業,2008,(4):11-12.
[2] 于守江,梁成雙,王 焱. 黑龍江墾區蕓豆生產現狀與發展對策[J]. 現代化農業,2009,(3):24-25.
[3] 李明珍,牛繼蘭,劉馮玉. 英國紅蕓豆高產栽培技術[J]. 山西農業科學,2010,38(2):94-95.
[4] 張志清. 優質小雜糧—英國紅蕓豆[J]. 農村百事通,2009,(4):31-32.
[5] 張亞芝,魏淑紅. 新品種龍蕓豆4號選育報告[J]. 黑龍江農業科學,1996,(5):31-33.
[6] 廖 琴. 抓住機遇把小雜糧做成大產業—淺析我國蕓豆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 種子世界,2003,(7):1-4.
[7] 董良利,田森林. 山西發展蕓豆生產的優勢與對策[J]. 雜糧作物,2006,26(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