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
定調,筆者以為可以用“更多贊揚、更高期待”來總結。更多贊揚說的是中國為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貢獻。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肆虐的情況下,很多國家選擇明哲保身,即便是一些大國也是左右逢源、騎墻綏靖。但是,中國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奉行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特別是習近平主席宣布主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宣布對外開放新的重大舉措,得到世貿組織大多數成員的交口稱贊,這才是大國應有的樣子和應盡的擔當。
更多期待是與更強的實力和更大的責任聯系在一起的。世貿組織成員普遍認為,中國的對外開放實現了經濟社會各方面的飛速發展,進入全球主要經濟大國行列,新的地位意味著新的責任。中國已經提出并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在投資便利化等世貿組織很多議題中發揮建設性引領作用,但中國能做的還很多。會上,一些成員對中國的產業政策、補貼政策、產能過剩、國有企業的優惠待遇、貿易政策透明度、知識產權保護、外商投資市場準入、網絡安全政策等領域表達了關注,提出了問題和建議。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貿易政策審議也成為了中美的又一交鋒場所。美國駐世貿組織大使就對中國使用了“清算”等明顯具有挑釁意味的詞語。美方認為中國借世貿成員身份成為世界上最大貿易國,奉行重商主義貿易投資政策損害美國利益,認為世貿組織沒有提供必要工具解決這個問題。針對美方指責,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予以有力回應,闡述中國貿易政策和做法給世界帶來的積極貢獻,并批評美國貿易霸凌主義給全球帶來的嚴重破壞。
平心而論,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至今,中國經濟對世界的貢獻不斷增加,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不斷提升,相應承擔的國際責任也在增加。對中國有更高的期待是理所應當的,有一些過高的期待也是可以理解的。按照世貿組織貿易政策審議機制的新要求,下次中國貿易政策審議是在三年之后,也就是2021年年中。屆時,世貿組織成員又會對中國做出怎樣的客觀評價,絕對值得期待。
編輯|王秋蓉 qiurong.wang@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