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
摘 要:初中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致力于“讀寫結合”這一模式的構建,不僅可以更好地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對于高效課堂的實現也有著較大的作用。基于此,對該模式的構建路徑、策略等進行探究,希望對教育工作的展開發揮借鑒價值。
關鍵詞:讀寫結合;初中語文;策略探究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當中,閱讀和寫作往往是兩個難點,將二者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對于其語文能力、綜合素質的強化也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身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實施實踐教學時,一定要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并要對“讀寫結合”的構建途徑進行探究,以在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及教育能力的同時,使得高效課堂這一最終目標得以實現。
一、讀寫結合的必要性
從目前初中語文的教學現狀看,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尚未得到培育,在部分課堂中,課本素材與語文寫作完全脫離,導致寫作及閱讀這兩個環節相脫節,對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1]。
例如,部分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育帶來的影響,很難將寫作融入閱讀教學當中,將課文講解與寫作講解完全分離,使二者成為兩個獨立性的內容,對學生語文素質及綜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較大的阻礙作用。
而伴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對于語文教學當中的“讀寫結合”這一模式也做出了重點的強調,要求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對該模式加以注重,有目的、有意識地強化閱讀及寫作間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夠落實好授課目標,并為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助力。由此可見,語文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將“讀寫結合”這一模式引入其中,不僅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也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捷徑之一,具有較強的必要性。
二、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構建路徑
1.寫作選材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要想寫出一篇優質的文章,豐富的素材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素材的選擇及運用將對學生的寫作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初中生在進行語文寫作時,普遍存在著假、大、空的現象,與實際生活間的關聯較小,難以將心靈反應及自我思想展現出來。對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應對這一現狀加以注重,并巧妙地借助于“讀寫結合”這一模式對其加以改善,使學生的閱讀深度及寫作能力得到雙重的強化,提高教學效果[2]。
例如,在講解《背影》一課的過程中,其作為初中語文教材當中的重點篇目,真切地描述了父親送作者遠行,并為其購買橘子的場景,文章取材皆來源于實際生活。基于此,在本課當中,教師也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寫作觀念,并要求其在選擇寫作素材時,應貼近真實生活,學會品味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等,從而以閱讀促進寫作,達到“讀寫結合”的最終目的。
2.作文構建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對于語文寫作來說,其非常注重謀篇布局,也就是作文結構要良好、作文思路要清晰、語言應通俗易懂等。而從目前的現狀看,大部分初中生在寫作時都很難達到這一要求,對最終的寫作效果產生了極為不良的影響。基于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閱讀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作文構建與閱讀教學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以使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協調,將“讀寫結合”這一模式的價值及意義最大化地展現出來。
例如,在講解《社戲》一課的過程中,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借助看戲經歷,深刻地展現出農村孩子們的純真與質樸,充分表達出作者對自由的向往及憧憬之情。在本文中,作者主要對行船、偷豆、看戲三件事情加以詳寫,而對于在祖母家的那段生活,卻采用了略寫的方式,使得整篇文章的結構清晰明了、主次分明。對此,在本課當中,教師也應帶領學生對本文的寫作結構進行分析,以促使學生從中獲取一定的寫作技巧,為后續寫作打下基礎。
3.仿寫擴寫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人們常說,學習語言就是一個模仿、擴展的過程,尤其是對于初中生來說,借助于有效的仿寫、擴寫,不僅可以充分挖掘出其寫作潛能,也能促使其寫作能力、寫作水平得以進一步的提升。所以,初中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時,就可以巧妙地結合仿寫、擴寫,使教學目標得以達成[3]。
例如,當在閱讀中遇到漂亮、整齊的句式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以逐步強化其對語言的運用能力,使其學會詞語搭配,有助于后續寫作;而在遇到一些簡單、樸實的句子時,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擴寫,從而充分激發其想象力,增強其語句表達的感染力、說服力等,將“讀寫結合”這一模式的效能發揮到
最大。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寫與讀是兩個不可分割的元素,只有將兩者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其互相促進、互相補充,以促使教學活動得以有序、順利地實施下去。因此,初中教師在實施實踐教學時,一定要對這一環節加以注重,大力推進“讀寫結合”這一模式,以促進授課目標的落實,為語文教育的整體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馬建德.讀寫結合,高效整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寫作資源的挖掘與生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5):88.
[2]孫勁.讀寫結合:語文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8):122.
[3]蘇紅.讀寫結合,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0(10):6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