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校合作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其不僅能拉近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還能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進而結合學生的實際采取針對性地措施開展相應地教育。同時,家校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管理的壓力,提升了初中班級管理的有效性,使班級管理更加規范、和諧,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具有良好氛圍的學習場所,還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形成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教師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學生也充分理解和尊重教師。基于此,筆者對家校合作進行了有效探討,以期為家校合作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提供相關的參考。
關鍵詞:家校合作;班級管理;有效性;初中
家校合作對于學校而言,使家長對于學生的在校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可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有利于學校對于初中人才培養方向的明確把握,進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管理和教育,可促進人才的良性發展。對于教師而言,家校合作無形中減輕了教師的壓力,使教師在與家長合作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學生,明白學生的內心訴求,促進教師管理的人性化和精準化。對于學生而言,家校合作可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學生充分理解教師,教師尊重學生,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不僅可使初中班級管理效率更高、質量更好,還有利于班級良好風氣的形成,人人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開展初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1)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其對于孩子的教育對于孩子今后的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作用。步入初中階段,學生的學業較重加之部分學生適應能力差等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父母這時就需要對于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并在家庭生活中時時讓學生感受到溫暖,使學生明白父母對其的關懷與關愛。同時,由于在學校教師只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而學生回到家中家長可對其進行輔導,不僅能進一步輔導學生,還能全面充分的了解學生,家長與學生的關系更加和諧。另外,家校合作可使學校與家長進行相應地配合,通過雙方的配合更好地管理學生,家長可將自身對于班級管理的建議更好地傳達給教師,教師適時進行班級管理方案的調整,使班級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2)教師精力有限
隨著現今教育理念的轉變和教學觀念的更新,逐漸重視對學生進行精英化的教育。然而由于教師精力的有限,無法精準定位每一位學生,充分重視每一位學生,存在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忽視、無法對學生進行作業輔導、學生對教師存在誤解等問題,而家校合作便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如教師發現某一學生最近上課提不起精神,與學生溝通也未能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與家長溝通后便能迅速掌握學生產生這一情況的原因,進而采取針對性地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家長參與學生的教育中,可與教師之間形成強強聯合,實現家長與教師間的良好溝通,使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具有針對性,教育定位更準確。
(3)根據學生實際因材施教
單純依靠教師進行班級的管理,教師采取的管理方式就比較單一,存在教師用學生的成績衡量學生好壞的弊端,教師容易忽視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而使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和挫敗感,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家校合作能使教師充分感受到每位學生身上的優點和特長,進而給予學生一定的語言鼓勵,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根據學生的實際更好地因材施教,不僅使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動,還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于自己的關懷,進而配合教師開展一系列的班級管理工作,使班級管理工作效果更好,效率較高。
二、開展家校合作的相關措施
(1)充分運用多媒體的手段和技術
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應充分運用多媒體的手段和技術,教師可利用QQ、微信等建立溝通群,在群中與家長進行溝通互動,使家長實時掌握學生的在校情況,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狀況也能有充分地了解,防止學生因叛逆心理的影響產生自甘墮落、早戀、逃學等現象,可保障學生更好地發展。同時,教師對于多媒體手段和技術的運用,可轉變教師對于班級管理傳統的思想意識,與家長的互動更加及時有效,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另外,家校合作的過程也需要有多媒體技術的支撐,其能為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提供網絡的平臺,促進了溝通效率的提高和信息傳達的準確性,有利于家校合作的可持續發展。
(2)開展親子聯誼活動
家校合作可提高初中班級管理的規范化、秩序化,但是單純依靠教師自身的管理是不夠的,需要家長和學生的配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采取相應地措施,使班級管理效率更高、速度更快,親子聯誼活動就是一項重要的措施。通過親子聯誼可加深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和關愛。如可以舉辦親子接力賽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家長與學生充分配合,最終通過自身的努力贏得比賽,使整個比賽過程變得更加有意義和價值,學生與家長的心貼得更近。同時,由于教師是比賽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會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清楚地看到家長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而及時提醒家長,使家長對于學生的管理更加人性化,能切實聽到學生的呼聲,學生在理解了家長對于自己的管理后也能遵從教師對其的管理,進而教師在班級中的管理順利進行,實現家校合作的雙贏。
(3)提供實踐平臺,定期實踐
家校合作中可提供一定的實踐平臺,定期開展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對于學生的管理更加高效便捷。這是因為家校合作中需要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四者缺一不可,然而由于四者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就會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分歧,而實踐平臺的建立可使四者之間進行換位思考,在理解和平等的基礎上管理班級,使班級管理的效果達到最好。同時,實踐平臺的建立可制定一系列的實踐方案,實踐方案的執行與遵守也需要四者的努力,在逐漸實踐的過程中會進行相應地溝通,一旦良好的溝通關系建立,班級管理就會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這對于四者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且能在實踐的過程豐富教師的管理經驗,開闊教師的視野。另外,學校可邀請班級管理領域的專家或學者開展講座,及時幫助教師解決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提升教師班級管理的自信心,使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自主研究出一套有益于班級管理的方案,實現班級管理的精細化,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班級真實的情況。
(4)建立家長與教師聯系表
家校合作還需要建立家長與教師聯系表,一方面可以督促教師對于學生更好地管理,切實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另一方面聯系表中對于學生情況的記錄比較詳細,家長可及時發現教師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反饋給教師。同時,部分家長由于工作繁忙忽視了對于學生的關心,導致學生不理解家長,而聯系表的建立可真實反映出家長對于學生的關心程度,教師在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時候可將聯系表展示給學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告訴學生家長的良苦用心,雖然這種做法比較傳統,但是往往最難打動學生,學生通過這些細節會在心理上產生一定的變化,進而理解家長、理解教師。
另外,建立家長與教師聯系表可使家長與教師之間進行深度交流,家長可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給教師,教師也可將自己對于班級管理和學生管理的理解反饋給家長,通過家長和教師的交流,使各項工作的進展更加順利,效率也較高。家長會站在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教師也能理解家長的一些想法,豐富了教師管理的內容,使教師的管理方案的制定更加符合學生發展的實踐情況,以人性化的管理帶給學生不一樣的班級管理體驗,無疑此種做法對于學生、家長、教師而言都是非常有益的,可促進班級管理的高效運轉,使初中班級管理區別于傳統的強制性管理,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營造輕松的管理環境和氛圍。
三、結語
家校合作,提高初中班級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四者缺一不可。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學校可建立家長與教師溝通的平臺,為家長提供學生在學校內的詳細信息,進而在家長得知學生學習成績和身心健康發展的情況下,為學校和教師對于學生的管理提供相應地建議,更好地促進對學生的良好管理。同時,家校合作使教師和家長有了進一步溝通的機會,家長更理解教師對于學生的管理方式,可及時向教師提出班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督促教師進行相應地整改,不僅提高了教師管理工作的效率,還豐富了教師的管理內容,使教師的班級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標準化,符合初中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可見,家校合作,提高初中班級管理的有效性,對于學生的健康發展有促進的作用,是一項可持續進行的育人模式。
參考文獻
[1]高理華.關于提高初中班級管理有效性的研究[J].新課程,2017(2).
[2]張琴.關于小學家校合作,提高班級管理有效性的研究[J].新課程,2017(8).
[3]胡永春.淺析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性[J].神州,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