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寶貝,是家庭的希望,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逐漸有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教育所要面對的就是這些富有自己想法的生命個體。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中,班主任以事為處理之本,學生必須服從于事,而這個過程并沒有將學生的思考融入其中。教育的根本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因此,今天的班主任要激活孩子的生命力量,讓他們在廣闊的、豐富多彩的班級管理活動中獲得自由成長,這里的“成長”是指身心健康成長。我試圖從自主、創新、體驗三方面來詮釋新時期孩子在班級管理中自由成長。
一、自主管理是孩子自由成長的條件
自主管理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管理模式,它以教師為主導,以培養學生自信、自立、自強、自律精神為目標,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讓他們的潛能得到發揮。
(1)注重激勵與激發,培養自主精神
激勵與啟發是以尊重學生主體為基礎的,它和強制教育是對立的,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激勵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班集體,并實現自由成長。
啟發教育強調扣準孩子的天性,將孩子身上的優勢發揮出來,通過捕捉孩子在表現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閃光點,以此激活孩子的潛能,使孩子能在自身能力的發展中享受自己的成就和享受快樂的生活。
(2)實施民主管理,培養自我管理能力
自主管理要求學生主動參與管理,教師將管理的主動權下放給學生,而學生必須圍繞一定的管理規則與方法進行班級管理,這就要求班主任以前瞻性的方法引導學生。因此,在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要與孩子在目標與行動上取得一致,共同商討,解決存在問題,促進孩子成長。孩子的自主管理意識并不是班主任“給予”的,應該是在班級管理中形成的。如在接新班初期,我首先向全班同學提出“要求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的目標,并圍繞此主題開展了一次主題班會,讓學生暢所欲言,共同商討該如何做才能達到這一目標。我還定時召開班干部會議,讓班干們提出這段時間內班里存在的問題,并讓班干們商討如何去解決問題。實踐證明,班主任實施的民主管理,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班級管理,使學生獲得能力的提升。
(3)提供機遇,人人享有展示自我的機會
孩子自由成長更需要有展示自我的機會,為了使孩子的個性突顯,自我的才能得到發揮、展現,讓每個孩子都能用心說“我能行”,這也是新時期每一位班主任的重擔。為了給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每個學期都開展班干競選活動。讓孩子們先想好自己競選的職位,可以從老師提供的的職位中選,也可以由孩子提出的職位,有“圖書管理員”、“紀律監督員”、“衛生檢查員”······然后準備演講稿。接著利用班會課進行演講,回答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最后進行無記名投票,決定每一屆班委成員。除此之外,我還實行班長輪換制,提出“讓每個孩子都當一周值日班長”,使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展示自我,并在鍛煉過程中更好地培養自身特長,以此實現能力的發展。
二、創新是孩子自由成長的活力
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要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去想: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去看:解放學生的雙手和雙腳,讓他們去實踐;解放學生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發展。”因此,作為班主任應該讓孩子在自主的環境下,肯定孩子的創新行為,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為他們提供展示創造才能的舞臺。
(1)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敢問敢探
孩子在成長中,他們對周圍環境充滿好奇心,滿腦子的疑問都有待解決,作為班主任應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大膽提問,敢于質疑,引導他們作調查、搞研究、相互交流,充分利用圖書角、信息媒體,學會收集、處理信息,主動尋找答案,更鼓勵孩子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和途徑,使每個孩子的潛能能得到有效開發,從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2)鼓勵奇思妙想,讓孩子敢想敢做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孩子都有非凡的想象力,敏捷的洞察力,活躍的思維,他們極易產生各種新奇的想法。班主任要為孩子提供展示創造才能的舞臺。在開展班級活動中,讓孩子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智慧,在動手動腦過程中創新求異。如平時出黑板報、辦剪報,學校組織的文藝、體育、科技活動、主題班會等,由班干部帶頭,組織同學出謀劃策開展各項活動,讓孩子自己設計、組織、管理,充分發揮獨立自主精神,并拓展潛力,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在一系列班級活動中,突出了孩子的創新意識,正是孩子們的奇思妙想讓班級管理活動充滿活力,孩子也是在發揮創意中自由成長。
三、體驗是孩子自由成長的渠道
開展體驗活動是幫助孩子到生活中去,用自己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用自己的智慧去領悟做人的道理。班主任應根據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實踐活動。
(1)開展活動體驗成功
孩子能自由地成長最關鍵是他必須有自信。如何讓孩子充滿自信呢?這就要孩子在班級活動中體驗成功,在成功中找到自信。一次成功將大大刺激孩子的思維,強烈激發孩子的自信,使他們能更積極主動改進自己的行為。班主任多觀察孩子的學習表現,通過挖掘孩子的閃光點,搭建表現平臺,使每個孩子的亮點都有機會得到展現。如前面所提到的讓孩子競選班干部,為班里的各項活動動手動腦等等,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能夠提升自信心,并獲得良好的體驗。
(2)在體驗實踐中學會做人
體驗教育強調學生的實踐參與,它要求學生在參與活動中能將為人處事和做事方法內化到行為中,并轉化為良好的行為品質。如“垃圾分類活動”使孩子認識環保的重要性,“今天我當家”讓孩子體會到做父母的辛苦。
實踐證明,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孩子增長了知識,增強了在社會激烈競爭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也只有開展體驗活動,讓所有的孩子在體驗中收獲、成長。
新時期的班級管理活動中,自主、創新、體驗三者是辯證統一的,只有在充分發揮孩子自主性的條件下,才能讓孩子產生創新的活力,也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產生積極的情感、成功的體驗。也正是這樣孩子們才能在沒有束縛的班級管理活動中自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