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不僅關系到學生的成長,同時也影響到日常教學活動。班級管理與日常教學活動的對象都是學生,加強班級管理,可以約束和規范學生行為,使其養成良好的品質,進而方便日常教學的高效開展。本文就初中班級管理對日常教學的影響作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日常教學;影響
初中是一個特殊階段,在這個特殊的階段,需要班主任的教導與管理。初中生大多比較叛逆,而要想引導學生健康發展,就必須加強班級管理。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是整個班級的標桿,掌握著班級的整個前進方向,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健全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
一、初中班級管理對日常教學的影響
班級管理與日常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對于班主任來講,在教學中能否管好班級,管理好學生,直接關系到日常教學實效,關系到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1)班級管理對班風、學風的影響
初中生自制力較弱,很容易受一些不好風氣的影響,進而養成一些不可取的價值觀、行為習慣,如遲到早退、逃課等。一個班級如果經常出現遲到早退、逃課等問題,那么這個班級無疑則是失敗的班級,進而影響到日常教學的開展。通過班級管理,可以有效遏制這些行為的發生。班主任對處于特殊年齡階段的學生加以引導和管理,可以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行為價值理念,進而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促進日常教學的順利開展。
(2)班級管理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
初中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碰到挫折、失敗,由于學生的抗壓能力較弱,在面對這些困難、挫折、失敗時,很容易喪失信息,尤其是那些學困生。而通過班級管理,班主任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重拾自信。班主任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可以了解學生的實況,進而有針對性的加以指導。對于學生而言,當其具備的自信后,其在學習過程中就會迎難而上,不會退縮,進而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3)班級管理對學生能力的影響
日常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然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日常教學活動無法有效的開展,教學實效不佳。而班級管理作為日常教學的延伸和補充。通過班級管理,可以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等,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如何做好班級管理
(1)落實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
就目前來看,一些班主任依然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學生,親近好學生、優秀學生,遠離、實施壞學生,在這樣的班級管理理念下,很容易引起不滿,不利于良好班級氛圍的構建。對此,要想做好班級管理,班主任應當秉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待學生要做到一視同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育、管理手段,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進而引導其健康成長。
(2)建立班級班規
無規矩不成方圓,在班級管理中,要想管好班級,就必須建立有效班級班規。在建立班級班規時,班主任要讓學生參與進來,通過集體討論,讓所有學生共同參與班級班規的制定中來,進而增強班級班規的人性化、個性化,使得所有學生都能最遵守班級班規。
(3)開展班級活動
班級活動是培養學生集體精神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學生自我表現、自我發展的重要途徑。為了提升學生,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當積極開展各種班級活動,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活動中去,讓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發揮能動性。而作為班主任,則要密切關注學生在班級活動中每一位學生的表現,并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加以指導,引起學生樂觀、積極參與。
(4)深化學生自我素養
提高學生的素養能為教學提供動力,進而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學生的素質教育與班級文化密切相關,一個學生的素質表現明顯帶有班級特點,對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自我素養,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重視學生自我素質的管理,進而為學生學習自制力、學習主動性的養成打下堅實基礎。如,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采取流動式的任職制度,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素養。
(5)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
初中生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階段,其很容易產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思想,一旦學生心理不健康,就會給教學帶來困擾。對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輔導。一方面,班主任要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的加以指導,指導學生健康地生活,克服種種心理失常或心理障礙,緩解學生過度的焦慮、孤僻、羞怯、嫉妒、猜疑、自卑、沖動、執拗、亢奮,防止各種心理問題的發生;另一方面,要教導學生一些排壓方法,讓學生可以正當的排泄心中的不滿和壓力。
(6)落實激勵制度
激勵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勇氣,同時激勵還可以幫助學生改正缺點,不斷地提升素質,戰勝困難。在教學中,信心是學生必備的一項素質,學生只有對學習充滿信心,其才會主動去學習,不畏懼學習困難。對此,在班級管理中,為了激發學生的信心,應落實激勵制度,在學生表現好時,要給予表揚;在學生失利、困惑時,要給予鼓勵和勸導,激勵其重拾自信,進而使學生主動去學習。
綜上,初中班級管理對日常教學的影響是巨大的,良好的班級管理,有利于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日常教學的高效開展。對此,班主任要重視其班級管理工作。在班級管理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管理學生,引導學生成才成長,進而為教學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蔡煒.班級管理需要文化教育與教學相輔相成[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4(11):184.
[2]張秀紅,于曉春,張興武,郭庭艷.班級管理需要教育與教學相輔相成[J].科技創新導報,2013(36):164.
[3]李金葉.基于有效教學視界下的班級管理改革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01):40-42.
[4]張學華.中小學班級管理改革的再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2(18):74-76.